警惕海平面上升威胁 保险业当未雨绸缪


警惕海平面上升威胁 保险业当未雨绸缪
 
发布时间:2011-05-30 09:24:52   作者:许闲 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如果全球性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4米,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海滨城市都会被淹没。

  □许闲  

  海平面上升已经是

  不争的事实

  尽管世界上还有极少数的科学家质疑海平面上升的事实,但是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相信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球的海平面正由于南北极冰川的融化而不断上升。不仅如此,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速,过去100年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是2000年前以来海平面上升平均速度的10倍。根据现有的模型分析,从1990年到2080年,全球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2到34厘米。

  许多科学研究机构的预测也不断佐证着海平面上升的事实。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曾预测海平面上升的最坏情形是上移59厘米,但是如果全球性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的话,则可能加速南极和格陵兰冰原的融化,并且造成海平面最坏上升1.2米的情况。不过,位于伦敦的知名保险市场劳合社认为以上的这一预测过于保守,实际上由于冰川融化的加速和气候的进一步变暖,海平面上升高度极有可能超过了原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小组的预测高度。澳大利亚天气和气候研究中心运用卫星和地面观测得出全球的海平面自1993年以来,正以每年最低3毫米的速度持续上升;德国波斯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则认为,全球的海平面至2200年时,将估计上升1.5到3.5米。

  尽管科学家们的预测都是运用相应的模型和数据,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将有待于事实的验证,但是众多科学研究机构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均得出了全球海平面上升这一相同的研究结论,这不能不说是从另外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全球海平面上升这一不争的事实。如同前面所提及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南极和格陵兰冰原的融化。根据估算,如果格陵兰冰岛完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因此上升7米;如果南极洲西部大冰原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米。如果整个南极地区的冰原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将会上升62米。

  海平面上升对人类而言

  是不小的灾难

  全球有将近30亿的人口生活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范围,这个人口数量相当于人口总量的一半。如果根据现有的发展速度,到2025年时,生活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的人口将增长一倍,达到60亿人口;而全球最大的15个城市之中,有11个城市是海滨城市或者地处河口。国际上知名的非营利组织、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人口资料局认为,如果海平面上升4米,全球几乎所有的城市都会被淹没。

  其实,即便是微小的海平面上移,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这些灾难包括:沿海地区灾害性的风暴潮发生更为频繁、洪涝灾害加剧、沿海低地和海岸受到侵蚀、海岸后退、滨海地区用水受到污染、农田盐碱化、潮差加大、波浪作用加强减弱沿岸防护堤坝的能力、海水倒灌、沿海湿地泛滥、排污难度加大和生态平衡破坏等等。

  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灾难是多重的。首先,人类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人类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金钱来应对海平面上升时的环境变化,比如提高建筑标准、加固堤坝、增加防洪工事等等。以美国为例,目前有大约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和3.2万公里的沿岸湿地。如果美国要适应1米的海平面上移,则需要花费1560亿美元,这个数值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其次,海平面上升将会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海平面上升将导致地下水严重污染,全球面临的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耕地被淹没造成农作物减产,对于贫困的国家将可能造成很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伦敦、纽约、曼谷等大城市将被海水淹没,社会结构和生活秩序将被严重打乱等等;再次,海平面上升还将导致岛国消失。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许多低礁岛国都可能成为海平面上升的牺牲品,他们不仅受到海平面上升所引起的珊瑚损害、海岸侵蚀、降雨扰乱和疾病蔓延的影响,严重的海平面上升还可能使他们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许多大家所熟知的人间美景,比如斯里兰卡南方的马尔代夫群岛、美国的夏威夷群岛、世界上唯一一个跨过赤道、又同时跨过国际日界线的岛国基里巴斯等等,都可能因为海平面上升而人间蒸发。

  海平面倘若上升中国难逃威胁

  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负面影响前景堪忧。从国家海洋局每年发布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上可以发现,我国在近30年间沿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的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而这一速度远远高出了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国家海洋局关于2008年的海洋质量公报上指出,“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将比2008年升高130毫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天津滨海地区仍将是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造成我国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同全球其他地区一样所面临的气候变化。近30年来,我国沿海气温每上升1.1摄氏度,海水温度便会上升0.9摄氏度,海平面相应也上升92毫米。因此,我国海平面上升趋势的季节差异也相当明显,海平面冬季升幅最大,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小;而且中国北部沿海升幅高于南部沿海,并且由于一些河口地区地面下沉显著,造成海平面相对上升非常明显。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6%,全国的大城市有70%以上集中在沿海地区,倘若海平面上升,面临重大威胁的便是这些沿海地区,包括上海和江浙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广东所在的珠江三角洲、以及天津所在的老黄河三角洲这些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粗略估计,中国社会总财富的60%以上分布在沿海地区。根据中科院国家攀登项目“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于2001年通过结项验收的“中国沿海地区陆地与海平面垂直运动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我国未来几十年间沿海海平面总体将继续处于上升趋势,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数值。其中,至2050年,位于海河口的天津塘沽地区海平面将可能上升88厘米,上海地区沿海海平面相对上升的幅度将可能达到75厘米,而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也将可能有29厘米的相对升幅。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与生命财产安全将带来无法估计的负面影响。以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为例,按照国家海洋局的研究,在有防潮设施情况下,如果海平面上升65厘米,按照历史最高潮位推算,海水可能淹没包括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和江苏海岸13%的土地。也就是说,长三角富庶的多数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经济损失可达2372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达2349万。

  海平面上升同样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国家综合军事实力的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我国东南面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不但海域广阔无垠,而且海岸线漫长,岛屿星罗棋布。据不完全统计,在众多的岛屿中,面积大于(含等于)500平方米的岛屿达6500个之多。这些岛屿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能源等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稀缺资源,而且他们还在国防和军事上享有重要的地理要塞和作为测算我国领海宽度的领海基点,使得我国在国防地理上拥有自己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海平面不断上升,造成部分海拔较低的岛屿被淹没,没有被完全淹没的岛屿面积变小等现象。岛屿的淹没不仅使我国散失了丰富的岛屿资源,而且对于国防而言会造成我国的国土流失,此外还使得我国丧失岛屿拥有的相关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规定,岛屿本身可以拥有从领海至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各类海域。如果一个拥有12海里领海的岛屿,那么它就拥有1551.606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即领海海域。这类岛屿如果随着海平面上升而消失,则该属国将同时失去拥有各类海域的权利。

  保险业当积极应对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引起了科学界、国际组织和商业界的广泛关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2008年发表的一部关于大型灾害财务管理的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即便是海平面上升微小的一点点,都可能导致许多社会和经济上的瓦解和动乱。许多学者也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保险公司,探讨保险业如何对海平面上升这一威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国外许多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甚至主动出击,通过发布海平面上升相关的调研报告向政府和企业表达承保意愿。将承保海平面上升风险或者协助政府进行海平面上升风险管理,作为保险公司自身未来的业务增长点。

  保险公司首先应当密切关注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前面介绍过我国许多经济发达的城市或者开发区都集中在沿海城市,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保险业较为成熟的市场,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比较高。目前保险市场上大部分的财产保险产品在费率厘定上都没有将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财产损失作为风险因素考虑到保险产品中,而一旦发生海平面上升继而引发的海水倒灌、房屋被淹等情况,保险公司将可能面临巨大的赔付压力。

  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定期检验自身的承保风险,合理将承保风险控制在自身的偿付能力范围内。保险公司比较消极的做法是通过撤销在易于遭受洪水影响的地区的承保业务,或者限制在该地区的承保额度;更为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是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比如通过预留给投保人一定的保险赔付自留额的方式,鼓励投保人自己加强应对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各项威胁的有效风险管理,运用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帮助投保人合理管理承保财产(比如将贵重的电子设备放置于不容易受潮的位置等),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的实际保险赔付,减少海平面上升所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

  不过海平面上升毕竟是全球所面临的综合风险,仅仅依靠保险公司进行有效风险控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呼吁保险公司、政府和社会等多方机构组成有效的风险管理联盟,全面评估海平面上升可能带来的各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探讨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风险管理手段,从降低海平面上升速度、建设必要的海防堤坝、规避海平面上升后发生的负面影响等不同角度,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普及和有效的社会救灾体系建设等多种方法,共同防范和规避海平面上升可能对我国和全球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既包括提供有效的保险产品,提高民众对相关产品的认知和引导消费者的合理消费,普及相关的风险管理知识和提高投保人自我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包括面对海平面上升潜在的各种财产和人身损失,保险业将能够成为灾害赔付的主力军。未雨绸缪,让中国、让人类远离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