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实现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重庆实现产业结构重大调整

  过去外界对重庆工业经济的印象是汽摩之城、摩托之都、全国老工业基地……重庆一直是汽摩独大,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30%。而产业单一,工业企业粗放型发展明显,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比较多,产业链集聚程度还不高,高端产品的发展受到制衡;现代服务业有一定发展,但规模小、布局零星散乱;物流业规模尚小且分散,区域资源不易有效整合,迫切需要上档升级;配套服务业远远滞后于工业发展步伐,近年来发生重大改变,“2012年,重庆汽摩最多可能达到3000亿元的规模,但IT产业可能要超过3000亿。”市长黄奇帆说,和汽摩产业有饱和度不同,IT产业成为第一支柱产业后,还会继续快速增长。

  2008年,重庆IT产业产值约800亿元,占GDP比重仅6.5%左右。2009年布局笔记本电脑项目后,IT占工业经济和GDP的比重逐年上升。目前,随着惠普、宏碁品牌电脑相继下线,IT巨头纷至沓来。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说,到2015年达到1亿台的目标指日可待。届时,重庆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占全球产能的1/3以上。而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进出口达1000亿美元,取代汽摩成为第一产业支柱。

  重庆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有远见的,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重庆在实施“云端计划”,除了“云计算”战略正在加速推进外,在终端设备上也将发力。重庆既要造过去通常讲的笔记本电脑,现在还要推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像设备、路由器等的发展。进行技术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重庆发展远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