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124)
2011-5-26
对于“钱学森梦想”的统筹思考(三)
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是它仅仅是由某种基本粒子和几个基本作用力构成。人类只要找到了基本粒子,掌握了几种基本作用力,就可以穷尽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可以驾驭客观事物了,等等。那么也就可以制作出某种非常复杂先进的电脑,代替人类的大脑运转思考研究。
科学的发展总是需要哲学的发展和帮助。
物质是存在。物质更是无限的存在。物质的无限性,不仅是延伸广远的无限,还有多样形式的无限,变化规律的无限,即“质的”无限和“量”的无限及其统一无限。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不是“量”的无限,还有“质”的无限,无限多样形式,无限变化规律等等。客观世界不是一维的,是无限维度的。人们不可能认识物质,人们所认识或识别的都是、也仅仅是物质形式(包括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某种物质形式)。物质形式千差万别,没有同样的,都是惟一的。
对于物质的无限性来讲,认识永远不可以穷尽。认识作为一种物质形式是有限的,相对于物质的无限来讲,认识量和水平永远趋于零。无论人类的知识怎么样的增长,增长多么快,对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来讲都是近乎于零的。就如一元钱和一万元钱,对于无限多的钱来讲都是近于零的。(不能够因为一万元钱比一元钱多一万倍,就认为与无限的商品相比,它们就有差别)所以有的科学家讲,目前人类对于宇宙还有96%的部分没有认识(这是在客观世界有限的前提下)。
对于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和多样和变化,如何用一种超级复杂的电脑可以穷尽认识,可以代替人的大脑? 任何超级复杂的电脑对于无限的客观世界变化都是近于零的。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不等于人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是两回事情。(这是无限性和有限性和唯一性的关系。)
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