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0年的发电量高达4.14亿度,比上一年增长13.7%。煤炭产量高达3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0%,全国能耗总量的70%。发电总量首次超过美国的4.1亿度,成为世界电力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2011年前4个月,发电量同比增长12.6%,大大超过GDP同期9.5%的增长速度。
按照常理,这样飞速发展的发电量,应该是供过于求才是,而不是电荒。可是,我们所看到的,是全国一遍电荒的呼救声。在用电旺季没有到来之前,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电荒。最严重的省份包括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安徽、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十几个省,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限制居民用电的情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警,到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全国电力缺口的发电能力将超过3000万千瓦,电荒的程度将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
按照常理,这样飞速发展的发电量,应该是供过于求才是,而不是电荒。可是,我们所看到的,是全国一遍电荒的呼救声。在用电旺季没有到来之前,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电荒。最严重的省份包括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安徽、陕西、河南和四川等十几个省,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限制居民用电的情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警,到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全国电力缺口的发电能力将超过3000万千瓦,电荒的程度将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
关于电荒,有必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一,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而GDP总量却只是美国的40%,为什么还出现电荒?
二,发电量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3个百分点,为什么电力供应还不足?
对上述问题,许多经济评论员、学者和政府官员做出各种不同的分析和解答。其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电荒,主要是发电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许多发电能力因为‘检修’而闲置不用。理由是,电煤的价格不断攀升,而上网的电价却不能改变,导致发电越多,亏损越大。这种尴尬的局面是煤和电的价格体系改革不彻底,简单说,是‘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诟病所造成的。要解决供电紧张的问题,必须进行价格改革,尤其是,允许上网价格的提高。
第二,电荒,是耗电产业,也就是重工业的畸形发展。要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必须调整经济和工业结构。
上面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根本的问题不完全是发电价格太低,也不完全是工业结构的过度扭曲。
电荒,实际上透视出结构性和能源效率两大长期的忧患。
其中,结构问题不仅仅是工业结构,还包括工业的空间布局。而效率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电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不深入研究及解决经济结构和能源效率的问题,不仅电荒将成为常态,中国经济将难以承受高速发展之重。
关于能源效率问题
一个经济体的能耗或电耗的效率,可以用GDP对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来表示。而GDP对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就等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除以能耗或电耗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果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等于1,说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耗(或电耗)就必须增长一个百分点。如果弹性系数小于1,能耗(或电耗)的增长速度就小于GDP的增长速度,反之亦然。因此,如果经济结构合理、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应该小于1才是正常和理想的。
改革开放到2009年,共31年。表一把这31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1978-90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8.4%,不管是能耗、还是电耗,两者的增长速度均小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弹性系数为0.56,电力弹性系数为0.91。1990-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0.4%,而能耗和电耗的增长速度却双双下降,效率比前12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耗和电耗的弹性系数分别下降为0.38和0.77。
一,中国发电量超过美国,而GDP总量却只是美国的40%,为什么还出现电荒?
二,发电量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高出3个百分点,为什么电力供应还不足?
对上述问题,许多经济评论员、学者和政府官员做出各种不同的分析和解答。其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电荒,主要是发电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许多发电能力因为‘检修’而闲置不用。理由是,电煤的价格不断攀升,而上网的电价却不能改变,导致发电越多,亏损越大。这种尴尬的局面是煤和电的价格体系改革不彻底,简单说,是‘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诟病所造成的。要解决供电紧张的问题,必须进行价格改革,尤其是,允许上网价格的提高。
第二,电荒,是耗电产业,也就是重工业的畸形发展。要解决用电紧张问题,必须调整经济和工业结构。
上面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根本的问题不完全是发电价格太低,也不完全是工业结构的过度扭曲。
电荒,实际上透视出结构性和能源效率两大长期的忧患。
其中,结构问题不仅仅是工业结构,还包括工业的空间布局。而效率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电荒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不深入研究及解决经济结构和能源效率的问题,不仅电荒将成为常态,中国经济将难以承受高速发展之重。
关于能源效率问题
一个经济体的能耗或电耗的效率,可以用GDP对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来表示。而GDP对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就等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除以能耗或电耗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果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等于1,说明,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耗(或电耗)就必须增长一个百分点。如果弹性系数小于1,能耗(或电耗)的增长速度就小于GDP的增长速度,反之亦然。因此,如果经济结构合理、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能耗(或电耗)的弹性系数应该小于1才是正常和理想的。
改革开放到2009年,共31年。表一把这31年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1978-90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为8.4%,不管是能耗、还是电耗,两者的增长速度均小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弹性系数为0.56,电力弹性系数为0.91。1990-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速度提高到10.4%,而能耗和电耗的增长速度却双双下降,效率比前12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耗和电耗的弹性系数分别下降为0.38和0.77。
进入21世纪以来,GDP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0-09年间,年均增速高达10.5%。但是,这一时期,能耗和电耗的增长速度却大大提高了。而且,电耗的增长速度还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一时期的能耗和电耗的弹性系数分别高达0.82和1.19,大大高于前两个时期的对应弹性系数。
表一,GDP的能耗和电耗弹性系数,1978-2009 (前三列为年均增速,%)
来源:作者从《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和1996年,推算出来的数据。
表一,GDP的能耗和电耗弹性系数,1978-2009 (前三列为年均增速,%)
时期 |
GDP%
|
能源消耗%
|
电力消耗%
|
能源弹性
|
电力弹性
|
2000-2009 |
10.5
|
8.6
|
12.5
|
0.82
|
1.19
|
1990-2000 |
10.4
|
4.0
|
8.0
|
0.38
|
0.77
|
1978-1990 |
8.4
|
4.7
|
7.6
|
0.56
|
0.91
|
1978-2009 |
9.9
|
5.6
|
9.1
|
0.56
|
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