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要忽悠房地产市场


 

 

    媒体不要忽悠房地产市场

 

 

 

我很孤陋,也很寡闻,《新京报》到底是个神马媒体我实在不晓得,但看到它今天的一篇文章感觉它好象为了挣点钱,神马“托儿”它都敢当。

 文章开篇就说:“五一”小长假期间,有部分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多个楼盘涌现抢购风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回升,市场处于最后的胶着状态。这个文章开头本来是想向人们证实文章的标题《多地楼市呈现回暖势头部分楼盘降价引发抢购潮》,可仔细一想,短短的几十个字就不能自圆其说,既然是因开发商“价格松动”才“涌现抢购风潮”,才有“各地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回升”,那为什么“市场处于最后的胶着状态”?谁跟谁“胶着”?所以我说,它这个“托儿”都当得稀里哗啦。

先说“部分楼盘降价引发抢购潮”这句带结论性的话。中国的房价是掌握在政府手上的,降不降价,完全是政府一句话,楼市调控政策一浪高过一浪,表现出中央政府要降房价的决心。因此,资金链问题一定会促使房地产公司降价销售,比如上市房地产公司目前总负债1万亿,大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所以,降价是肯定的。

为此“引发抢购潮”就未必是真了。我曾长期观察过各地房交会上的人以及他们在干什么?无论是上海、深圳、海南还是成都,为什么房展会或叫房交会要放在“五一”这种假期中召开?原因只有一个:人多,可以凑人气。但是,这些人是来买房的吗?不是,是来看“房”的,看房地产商咋个表演的,因为这种玩乐是无需成本的。有时也抢,抢什么?抢那些质量非常好且榨称的宣传纸,末了带回去卖给收荒匠换几瓶啤酒喝,多实惠。真正买得起房或炒得起房的人,放假了,带着家人或伙同朋友开车游山玩水去了。所以,房交会上被抢一空的不是房子而是各式各样华丽的宣传资料。

再说后一句的“多地楼市呈现回暖势头”。回什么暖?比如上海,现在一周新房成交只有区区2000余套,还不到正常情况下一天的成交量。2008年、2009年、2010年一天成交经常达到2200套,有时一天达到2500套,你现在一周才2000余套。回暖?你这不是说黑娃没有晒过太阳哄人耍的话吗?

有点成交量就回暖了?其实我告诉你,政府在这种经济紧缩时期,要房价下调是很简单的。但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政府还没到采取强制措施降房价的时候。现在维持一点成交量,还能把中国有钱人最后一点钱吸引到楼市,最后再让这些财富全部缩水,才能达到遏制通胀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这才是政府的真正的意图。

所以说胶着是对的,谁跟谁胶着?政府跟有钱人胶着,胶着什么?胶着有钱人手里的那点钱。神仙打仗,百姓就不要去搅和了。特别是那些辛辛苦苦挣血汗钱的人,不要听个别媒体的瞎忽悠而乱参与,真正买房子的时候还没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