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下半叶,英国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下,对内努力建设强大的中央集权,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与航海探险;对外则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放弃了对欧洲大陆领地的觊觎,与法国修好,摆脱西班牙的控制,成为制衡欧洲势力的重要势力。在对外经贸关系上,英国积极发展与欧洲贸易,同时把建立与印度、南洋和中国的直接商业联系作为重要目标。
1573年,威廉·布尔发表了《论海上霸权》一书,指出从英国到中国有五条可能的途径:一、取道好望角,这是葡萄牙人专有的航道;二、取道麦哲伦海峡,这是西班牙人专有的通道;三、通过北美的西北航道;四、通过俄罗斯的东北航道;五、通过北极的北极航路。
1576年,英国航海家马丁·费罗比金宣布发现了通往中国的“西北航线”,令伦敦商人兴奋异常,但实际上马丁·弗罗比金仅到达今天加拿大北部的巴芬岛,并没有穿越美洲北端进入亚洲。
1583年,伊丽莎白女王派商人约翰·纽伯雷随同东方探险队,带去了给莫卧儿皇帝和中国皇帝的信,但他们在印度被葡萄牙人逮捕,信件没能送到中国。
1591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兰开斯特率领3艘武装商船绕过好望角,进入马六甲、苏门答腊和白古,俘获了几艘葡萄牙商船,满载胡椒回到英国,令伦敦商人惊喜不已。1596年英国商人理查德·阿伦(Richard Allen)、托马斯·布罗菲尔德(Thomas Bremfield)准备由海路前往中国,伊利莎白女王又派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为使臣一同前往,再次让他带去一封致中国皇帝的信,表达对华贸易的热忱,但这封国书同样没能送到中国。
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获得15年内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所有亚、非、美三洲贸易的专营权,这标志着英国向东方扩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