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死了比活着的时候值钱


  李峥/文

  最近几天,本拉登之死无疑是全世界的头等新闻,全球各大门户网站大都在焦点位置报道与本拉登有关的信息。其实,类似这样全球性的重大事件不仅可以让媒体狂欢,更是可以让商人狂欢。抛开政治以及个人感情等等其他因素不谈,仅从商业方面来看,无疑本拉登死了比活着的时候值钱。

  目前,已经有不少嗅觉灵感的商家已经利用本拉登之死在发死人财了。一条原本并不畅销的丁字裤,只要印上本拉登的照片,再加上大大的“毙命”字眼或其他嘲讽语,可能立即就会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并且价值不菲。

  在印度阿拉哈巴德,一款鞋面印有世界头号通缉犯本拉登头像漫画的“本拉登”鞋大受欢迎,尽管这款鞋舒适度很一般,但是人们还是排队竞相购买,“本拉登”鞋每双卖10英镑,受到青少年的普遍欢迎。

  23岁的纽约大学商学院学生莫里斯•哈拉里在获知本拉登死了之后,他立即抢注域名,然后花3个小时建立起新网站,售卖印有“乌萨马死了”图案的T恤衫,1天后营业额达到12万美元。

  相对这些精明的商家而言,我们在获得本拉登之死后,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可能我们只是在微博上发发本拉登死亡的相关信息,而根本没有去想如何利用本拉登之死赚钱。其实,商机是无处不在的,关键要有发现商机的眼光和把握商机的能力。

  一般来说,媒体关注度越高的事件,其蕴涵的商机就越大。但相对美国针对拉登之死开发成千上万种纪念品,国内似乎比较少有网商利用“本拉登之死”做事件营销。也许不久会有卖家推出更多与本拉登有关的东西,如以后可能会有网商推出“本拉登”牌的剃须刀。呵呵,个人感觉本拉登的胡须比较长而有个性,卖剃须刀的商家可以考虑利用这点商业运作一下。

  但这次事件的最佳营销时间段,应该是事件爆发的一个星期内,毕竟,时间久了,大家就会渐渐对此事件淡忘。这几天,不少人对本拉登之死比较关注,过些日子,大家就不会再有事件刚发生时那么强烈的情绪波动,而商家要借势,主要是也就是借公众的注意力来进行事件营销以及公众的情绪波动进行情感营销,因此,当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时,越早做出反应越好,越能利用好公众的注意力和情感来进行营销。对很多人来说,花几十元买一件商品宣泄一下对“本拉登之死”的情绪,是很值得的。商家如果能趁机利用好的话,大可以到时候眯着眼数钞票。(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