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札记之四——日本的厕所文化


       尤导好像说过,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没有文化,可能是指没有中国这样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但作为现代社会,日本的文化特征要比中国还要突出,如服饰文化、茶道文化、饮食文化、企业文化等等方面。特别是我想介绍的是日本的厕所文化,因其令我耳目一新,难以忘怀。

       很早就想写这一内容,但由于在旅途中不方便操作,因为需要贴一些图片来说明。回来后又要忙于亟待处理的公务、咨询报告等等,等闲下心来才可以重拾这一日本旅游的话题。

先让大家看一下日本高速公路休息站的公厕,有鲜花、音乐,干净整洁得可与医院相比。



      图:日本休息站的公厕

 

还有就是日本的电动冲洗马桶,这个名称不知道是否准确,因为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马桶。马桶的座盖可以加温,用完大号或小号后,可以用温水冲洗前后部位。虽然不可能完全冲洗干净,但洗后只需简单擦干、擦净即可。所以日本的厕纸一般都是单层,最多都不超过两层,不像我们经常需要3层的厕纸才比较放心使用。这样冲洗不仅卫生、干净,还有一定按摩作用,相信长期使用是会减少痔疮或肛科疾病的。

     开始时,不知道这种马桶是怎么回事,有点像刘姥姥一样不太敢使用。后来看到每个旅店都是这样的装备,而且图示也很容易让人明白,试用后感觉很好,恨不得搬一个这种电动冲洗的马桶回家。应该国内也有引进,但普及程度显然没有日本这么广泛,几乎所有宾馆酒店都是这样的马桶,有些公共厕所也是如此,甚至还会配上一些流水声的音乐,以方便一些因膀胱害羞而拉不出的人使用,非常人性化。





图:日本的电动冲洗马桶

 

我曾经在微博上看到有在男性小便器上印苍蝇的相片,还调侃说应当印上一个能计算分数的靶子,看谁尿得准。没想到,英雄所见略同,居然日本也有人这样想,只是贴了一个小小的箭靶,但还是不能算分数,还没有“侵犯”到我的“专利”。



图:带靶子的便池

 

我在万科做过,10多年前万科的厕所就要求干净、整洁、无异味,因为当时万科与索尼等日本企业有许多摄录像方面的业务往来,估计是受日本厕所文化的影响。的确,厕所文化的水平高低其实是代表了社会文明程度和科技进步的程度。

所以,潘石屹到西北家乡建学校的同时,也援建干净卫生的无水厕所,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让人们摆脱用石头、土块或禾草、树枝来解手的恶习,进而从体验文明的如厕习惯开始步入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虽然GDP的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但人均GDP和马桶文化方面则差得太远,不知道何时才能达到这样的社会文明程度呢?

 

                                20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