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 2011年6月10日


 

真金白银 2011610

 

 

 

 

69

港金息率:高息230港元                                                           伦敦白银定盘价:37.03

伦敦黄金上午定盘价:1534.00                                                  伦敦黄金下午定盘价:1537.75

 

 

69

英皇贵金属/外汇行情:

开市

最高

最低

收市

港金 (HKG)

14211 / 14216

14341 / 14348

14204 / 14209

14292 / 14297

港汇伦敦黄金 (HLG)

11938 / 11942

12052 / 12058

11926 / 11930

12011 / 12015

伦敦黄金 (XAU)

1534.20 / 1534.70

1548.60 / 1549.30

1532.80 / 1533.30

1543.00 / 1543.50

伦敦白银 (XAG)

36.64 / 36.69

37.54 / 37.60

36.60 / 36.65

37.46 / 37.51

 

 

XAU 伦敦黄金

 

金价周四上涨,创两周来最大单日涨幅,因原油和谷物价格上涨,且围绕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挥之不散提振黄金买兴。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发出7月升息的信号,令黄金受益;包括上周五非农就业报告在内的疲软美国经济数据在过去五周推助金价上涨近6%。美国违约或信贷评级下调的可能性或也支持黄金的避险需求。中期来看,当前对欧元区财政体质的持续担忧也将支持对黄金的避险买兴。

 

技术走势上,要格外留意1550这个水准,虽然周一曾作突破升见1553.30美元,但收盘未能企稳其上,随后分别于周二及周四,亦未能再次攻上1550关口;值得一提的是,金价在52日创及纪录高位1575.79美元后,于接着的53日的高位就正是受制于1550美元附近。金价近期横盘整理,但正波动于近月之高端水平,故迟迟未能再向上作破位,出现回吐之机率则见扩大。回调支撑预计在15411533,而本周低位1530水平估计将属关键,其后支撑可看至1524水平。此外,预料25天平均线的1518美元将为下个关键,跌破此区可确金价将反转近月上升的行情,以黄金比率计算,38.2%50%之回档水平将达至1512.101502美元。由于整体格局是待变,故亦不可排除上破之可能。若果终可成功进占1550关口,延伸升幅可望指向15591566水平。

 

 

 

SPDR Gold Trust黄金持有量:

520 - 增持10.60986吨至1201.95344

523 - 增持7.57826吨至1209.53170

524 - 增持4.54692吨至1214.07862

527 - 减持0.90936吨至1213.16926

531 - 减持2.46484吨至1210.74442

61 - 增持2.12171吨至1212.86613

68 - 减持1.29919吨至1211.56694

 

伦敦黄金610

预测早段波幅:1541 - 1551

阻力位:1559 - 1566

支持位:1533 - 1524 - 1518     

 

 

 

XAG伦敦白银

       

白银本周见反复向上走高,至周五早盘升见37.84美元,整体走势已走入三角型态的末端区域,亦即随时有突破三角的机会,上顶下底分别在38.3835.98美元,出现破位后才可见较明显之走向。较近阻力38.20,破顶后阻力看39.10,关键会留意50天平均线39.40美元,在5月份两此见受制此指标,故若这一趟可成功突破,将有机会以头肩底之型态向上作更大幅度的扬升。较近支持预料在37.2036.90美元,再下一级则会直接关键三角底部位置能否守稳!

 

iShares Silver Trust白银持有量:

518 - 减持40.95吨至10446.43

519 - 减持242.70吨至10203.73

520 - 减持51.57吨至10152.16

523 - 减持15.17吨至10136.99

524 - 减持51.57吨至10085.42

525 - 减持144.09吨至9941.33

62 - 减持4.37吨至9936.96

63 - 减持51.56吨至9885.40

67 - 增持28.81吨至9914.21

 

 

 

伦敦白银 610

预测早段波幅:37.20 - 38.20

阻力位:38.50 - 39.10 - 39.50

支持位:36.90 - 36.10

 

 

美国商务部周四公布的报告显示,4月贸易逆差意外收窄,出口并创下新高;来自日本的进口则在地震海啸、核灾之后下跌逾25%。虽然油价曾经创下自20089月以来的新高,但是贸易逆差仍较3月收窄6.7%437亿美元。该数据显示第二季经济成长力道较分析师预期的强。5月油价较4月峰值下滑,但继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三未能就增产达成一致后,油价再度攀升。此外来自劳工部的另一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小升,巩固了就业市场复苏已停滞的看法。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000人至42.7万人,分析师原预期会减少。目前该数据连续第九周一直高于40万关口的分水岭.。美国现货公债收益率跌至六个月低点,因交易商认为,初请失业金的报告是经济复苏迟滞的又一新证据。不过美股上涨1%%,受惠于贸易逆差收窄。上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5月美国失业率上升至9.1%,而非农就业岗位仅增加5.4万个。这份数据是反映经济疲弱的最新且最有分量的讯号。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主席贝南克周二承认经济已放慢,但未就央行是否考虑更多刺激措施提振经济提供任何线索。最近的楼市和就业数据暗示,美国经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上,有可能会发生二次衰退。受美元走软推动,美国出口增长1.3%1,756亿美元的纪录高位。来自日本的进口减少30亿美元,创纪录降幅.来自日本和其它供应方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进口下降28亿美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三重灾害之后的供应链中断问题。许多分析师认为,一旦这些问题得以解决,贸易逆差会再度扩大。备受瞩目的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4月跳增近20%216亿美元。以此速度发展下去,势必超过去年约2730亿美元的创纪录逆差。商务部另一项报导显示,美国4月批发库存增长0.8%,增幅低于预期,因汽车库存缩减幅度为200912月以来最大。虽然进口油价较前月涨幅为近三年来最大,但贸易逆差仍缩窄。平均进口油价上升至每桶103.18美元,为20089月以来最高。不过原油日进口量减少逾100万桶,推低了整体美国石油进口金额.3月原油日进口量的增幅则接近此规模。再加上自日本的进口下降,帮助整体进口缩减0.4%2,192亿美元,尽管食品、饲料和饮料进口创纪录。

 

 

今日重要经济数据公布:

1400 德国5月消费物价指数(CPI)月率预测0.0%前值0.0% 

1400 德国5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年率预测+2.3%前值+2.3%            

1400 德国5月消费物价调和指数(HICP)月率预测-0.2%前值-0.2%

1400 德国5月消费物价调和指数(HICP)年率预测+2.4%前值+2.4%

 

 

1400 德国5月批发物价指数月率前值+0.2%

1400 德国5月批发物价指数年率前值+9.2%

1445 法国4月工业生产月率预测+0.4%前值-0.9%             

1600 意大利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季率预测+0.1%前值+0.1% 

1600 意大利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年率预测+1.0%前值+1.0%              

1630 英国4月工业生产月率预测+0.1%前值+0.3%             

1630 英国4月工业生产年率预测+1.3%前值+0.7%             

1630 英国4月制造业产出月率预测-0.1%前值+0.2%                 

1630 英国4月制造业产出年率预测+3.3%前值+2.7%              

1630 英国4月生产物价指数(PPI)投入价格月率预测-1.3%前值+2.6%              

1630 英国4月生产物价指数(PPI)投入价格年率预测+16%前值+17.6%

1630 英国4月生产物价指数(PPI)产出价格月率预测+0.3%前值+0.8%             

1630 英国4月生产物价指数(PPI)产出价格年率预测+5.3%前值+5.3%

1630 英国4月核心物价指数(PPI)月率预测+0.3%前值+0.6%

1630 英国4月核心物价指数(PPI)年率预测+3.4%前值+3.4%

1900 加拿大5月失业率预测7.6%前值7.6%                           

1900 加拿大5月就业岗位预测增加2.00前值增加5.83         

2030 美国5月出口物价预测+0.3%前值+1.1%

2030 美国5月入口物价预测-0.7%前值+2.2%

2030 加拿大第一季劳动生产率预测+0.9%前值+0.5%                  

 

611 (星期六)

0200 美国5月联邦预算预测赤字1,400亿前值赤字404.9亿

 

 

 

 

 

英皇金融集团 纵横汇海分析部

 

(以上专栏内容乃笔者个人专业意见,诚供读者参考;谨提醒读者金融市场波动难料,务必小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