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心经# 45. 谈到市场上的竞争,许多人通常想得太复杂。其实,要想在市场上,通过正常竞争来获胜,我们就要掌握竞争的两点基本常识,一是“如果我们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必须更便宜”;二是“即使我们的更便宜,我们也必须把产品或服务做得与竞争对手的一样好或更好”。
#创业心经# 46. 通常,相同的人和相同的流程,加上相同的态度,等于相同的结果。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甚至一个项目,如果业绩表现欠佳,就必须做些改变。没有改变,要进步是不可能的;那些不能改变想法和观念的人不能改变任何事。改变通过改革、重建、改造、变换、改建、和处理等带来改善。
#创业心经# 47. 一个主管,不管他拥有多少知识,如果不能带动他人完成使命,他在组织中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成功的一项最重要的因素,是与人相处。可以说,成功20%来自智商,80%来自情商为主的其它因素。相信被解雇的员工中,95%是因为人际关系差劲,态度和行为不为人接受,而只有少数是因为技术能力差。
#创业心经# 48. 改善的关键,是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后再行动。至少问5个为什么。如,1. 为什么外墙面划伤?因为常要清洗。2. 为什么要常清洗?因为有鸟粪。3. 为什么有这么多鸟?因为有很多蜘蛛。4. 为什么有很多蜘蛛?因为有许多蚊虫。5.为什么有很多小蚊虫?因为照明灯的吸引。晚开照明灯,解决了问题。
#创业心经# 49. 孙子兵法的“道、天、地、将、法”,对于企业来说,“道”为愿景和策略;“天”指经济环境,市场趋势,和淡旺季节等;“地”是竞争环境,经营模式,产品/技术/服务等;“将”就是人和组织架构;“法”即是公司流程和制度,行业法则和法规。管理当“故经之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创业心经# 50. 创业企业要争取到新客户或留住老客户,需要在保证品质、缩短交期、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及持续创新上下功夫。尽一切努力增加客户的移转成本,即如果客户改用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 会花费更多、感觉很不习惯和不舒服。在提供服务时,要强调你公司有被客户利用的价值。
#创业心经# 51. 常说公司是由问题组成的,没有问题也就不需要系统的管理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人而异,结果也大不相同。总结起来,要有效解决问题,必须注意沟通协调、对事不对人、和气生财、互换角度、公开诚恳,从而减少情绪行为,增加专业的判断,创造双赢的机会。这些也是培养和改进情商的基本功。
#创业心经# 52. 团队建设,不是靠几次聚餐和户外活动就能有作用的。你要经常问你自己和你的团队一些自我开发的问题:对于你正在做的工作能乐在其中吗?有达成目标或改变了什么吗?学到什么东西了吗?你会以自己为荣吗?如何能更快乐呢?这些问题既可引发自我提升的愿望,也能加强凝聚团队。
#创业心经# 53. 决策过程应该是个智慧产生的过程,通常要经由数据、信息、知识到明智决策。决策失误的常见因素包括数据、信息不准确,或由于个人的偏见,没有经过认真分析,没能找出问题的实质,错误界定了问题;或由于知识和经验不够,决策被耽搁得太久,或在错误的层次上制定了决策,导致错误决策。
#创业心经# 54. 不少创业者喜欢安排“自己人”进公司。这样做,由于自己人的数目有限,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就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全方位、长时期的规划;由于自己人的能力有限,换人会影响友情或亲情,新经理人也不易融入;另一方面,自己人为了不让老板产生疑心,往往谨小慎微,容易贻误战机。
#创业心经# 55.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规划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成长,从企业初创时的变化大于规划,在机遇和生存间挣扎,经过不断修正的产品和技术规划阶段,向系统的企业规划过渡,最终有了企业愿景和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
#创业心经# 56.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组织控制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成长。从企业初创期的“My way or wrong way” (听我的,要不就错了)的“个人控制”,到民主集中,举手表决的 “集体控制”(Majority wins),最终实现按规章办事的“制度控制”(By rules),是一个很有趣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创业心经# 57.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市场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成长。 从创业初期的偶然遇到的机会,经过主动去推销产品,到组织系统的市场营销,最后有能力创造市场,是个飞跃。如果初期成功了,不要把偶然当必然。同时,由于基数较小,百分之几十的的增长并不伟大,通常要成倍增长才说得过去。
#创业心经# 58. 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者的融资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成长。创业初期有些是靠向亲戚、朋友借钱来维持的。进一步的发展需要风险投资的介入,这就要求管理者或股东有相应的知识来与投资人打交道。有时候,需要的不仅是投资,还要有投智的。公司发展成熟了,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又成了新的挑战。
#创业心经# 59. 创业企业要“家业长青”,就得让家族成员各有所得。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家族是成功样本,其家庭成员都享受到了成果。他的胞兄担任过马来西亚糖厂董事经理、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董事主席等;堂兄管着“郭氏基金”;其长子、次子、三子、女儿乃至侄儿都分别各“分得”可供自己打理的业务。
#创业心经# 60. 创业企业要“家业长青”,就得对家族成员约法三章。传承了4代的跨国酱料集团李锦记,就是成功的例子。 如,李文达定了条“族规”:子女回家族公司工作须遵守:一,结婚后只能有一个家庭(太太),如果多一个家庭,就要退出董事局;二,离婚就要离开董事局,股份可保留,但不得参与决策。
#创业心经# 61. 创业企业要“家业长青”,就得举能让贤。福特实行家族产权,管理上高度职业化。福特家族持股最高时达到六成,至今也超过3%,更凭借“创始人股”身份在董事会中紧握四成表决权。亨利•福特把管理权传给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后,请外部人才任经理,但福特家族仍在公司控制着许多重要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