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开价值几何? 透明反成了捞钱工具?


  行政公开与透明化是每一个现代政府都必须做的事情,这种透明化与公开化除了让治下的人民群众能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之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减少黑箱操作,从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因为分工合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造成社会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而政府的复杂程度也大大超过原来那种简单农耕的社会,社会管理越是复杂,管理的人上下其手、浑水摸鱼的机会就越多,要是行政不透明,基本上就无法管理掌握权力的人了。

  很遗憾的是,这个口号喊了多年、行政透明的立法也立了,有时候这种透明反而成了另外一种捞钱的工具。

  据《中国之声》报道,郑州有块儿地原本是旧城改造项目,被开发商三弄两弄就成了商业地产开发,然后拆迁户们想回到原来的地方生活就成了泡影。其实很多商业地产项目都是这么操作的,先是挂旧城改造之类民生工程的羊头,然后补办手续成为商业开发的狗肉。诀窍在于,旧城改造项目拿下来花钱不多,而转手通过某些手段使得其成为商业开发的话,这事情就真的成为摇钱树了。

  但这次碰到了较真儿的人去当地发改委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做了查询,证明这种民转商并未得到批准。原本这事儿往下接着走法律程序,或者再次上演神州大地普遍进行的强拆等事项,大家出于见怪不怪的考虑,也未必会能够有多少关注。没成想这次有机构主动冲上来把这个变成一个新闻事件。

  维权者想要告开发商或者提请仲裁,总是要寻找、复印一些政府文件的,毕竟房地产之类的项目有大量的政府影子在背后,各种批文之类的东西都是行政部门在掌管。然而,向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申请公开开发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相关信息,没想到不仅查阅千难万难,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盖章确认竟然要收2万元。

  该机构对此解释是:这些普通的维权人士是另外的法人单位,他们只认档案法,如果真要盖章就算出证明了,也要收费。参照的标准是初始1000平方米500块钱,以后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000块钱,建筑是20万平方米,一共需要2万块钱。论说公民查阅这种原本就应该是公开的资料,提供资料的政府部门除了能够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如果违规收取的话,最严重的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阳光透明的行政,居然变成了需要花大价钱购买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这种卖钱的阳光透明中找到一些脉络,从而理解为什么一切都阳光透明之后,依然不能解决这类问题。就以此事来说,当地的主管部门没有审批,开发商就能这么堂而皇之地宣布自己能够改变旧城改造的规划,逼迫拆迁户签订城下之盟,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审批之类的东西是其致命伤么?这当然有底气在其中的,而这种底气也与这种行政透明有关。

  这种用阳光卖钱的透明方式,是一种在防弹玻璃之后的透明,只要他们愿意,这种透明不但可以随时变现,还能随时给罩上一层黑天鹅绒,对此你是毫无办法的。所以,有时候应该把这种所谓的透明叫做“透明的无力感”,因为我们站在防弹玻璃之外,看明白了所有东西,也无法对其有所改变。(作者系知名网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五岳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