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难以真正解决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难题
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21.5%,再创新高。同时也有按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76.73万亿元计算,本次上调存准率将直接冻资3836.5亿元。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对这样的消息其实早已是麻木了,就差点不仁了。自去年以来几乎每个月来一次这样的消息,而结果呢,物价依旧肆意上涨,房价依旧坚挺,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几乎每月依旧在涨,唯一的区别在于只是放缓的涨幅度,就拿我身边最熟悉的南昌楼市来说,新国八条出台了几个月,成交量一直再涨,房价也在涨,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在涨。而且再看全国的趋势,开发商拿地的热情依旧不减,致使地价越来越高,加之建材、建安、人工费、旧城改造中的拆迁安置费等费用成倍增长,房价怎么可能下跌。
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最受社会关注的CPI为5.5,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通胀的形势不容乐观,从整个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的国内通胀压力不会减弱。也就是说当前通胀预期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加之最近股市低迷的噩耗之下,一般有钱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路子,放在银行的钱只会贬值,这个时候只有房地产是最适合投资的了。
最近各大开发商代表也纷纷表示房价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任志强说在没有城市化之前房价下降基本不可能的,这种情况至少持续到2030年。万达老总王健林公开表示,只要成本不降,未来十年房价是不会降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房价变盘时局也为时不远,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双限将一大批投资投机者驱逐,刚性需求也受到了巨大影响,销售不畅,资金回笼速度非常缓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很难在银行贷到资金,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提高,更是让这些企业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甚至有开发商不惜以高息向地下钱庄贷款。这个时候降价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开发商不降价销售楼盘,死撑!所借的民间资本无法偿还,可能还会导致一场金融界得危机,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社会隐患。
同时国家今年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公租房的大量推出,此举可消化部分刚性需求,减少购买商品房的老百姓的比例。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尽管国家加大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但总体量还较小,所以难以从根本性撼动商品房市场。我记得就在前几天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的各地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最后期限,敦促各地要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要求在11月末以前必须全面开工。也就说保障房今年能否完成年初要求的量这是真的商榷的,再说各地方政府都在找借口拖延保障房的开工时间,所以指望保障房来对供需产生冲击影响,几乎是天方夜谭。
话题转回来,我记得去年我自己还写过篇文章“货币政策难以抑制房价的下一轮涨价”,纵观2000年1月M2的发行量约为11.5万亿元, 2010年6月M2的发行量约为68万亿元,而同期的GDP数值分别约为9万亿元和37万亿元(估计数),前者的期间增长率500%多,后者的期间增长率为300%多一点。换句话说,就是每年的M2发行量的增长率平均下来是同期GDP增长率的2-3倍,M2的发行量是GDP数字的2倍左右,政府在不断的印钞票,近期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直接提出印钞500元的票面,可见中国的通胀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
总结一句话,中国的财政40%还是靠土地来支撑着,也就是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转变的,加之当前中国的外围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如果打击房地产行业,中国经济再就靠什么行业才能做到“保八”的增长速度,笔者认为,如果真正想控制好房价的非理性增长和泡沫的持续扩大,只通过货币政策是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