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是“创富板”还是“风险板”不能一概而论,搞得好就是创富板,搞不好就是风险板。这不仅仅对投资人来讲,所有参与主体都会受到市场前景的影响。
一、为何关注新三板?
这个会议很好,我也学了不少东西。我来谈谈个人对“新三板”市场的认识。老实说,以前对“新三板”关注的不是很多。之所以开始关注,一是国家开始重视这个事情,有大力发展的苗头;二是我们所属的方正证券对新三板非常重视,也已经获得有关资格。另外,北大方正集团是身处中关村的大企业,有几十家的中小公司。这几十家公司也非常重视新三板市场带来的机会,正在积极备战。
总体来讲,新三板市场还是比较小。现在也才几十家的挂牌企业,截至到本月总市值也才200亿,成交量非常差,差到也超乎我们的想象。我看到一个数据,五年来总的交易量不如主板开盘20分钟的交易量。正是规模非常小,才值得大家期待。同时新三板波动性比较强,2010年新三板全年成交均价6.1元,但在去年的7月份它的最低均价是2.18元,11月份是全年最高的时候,均价是9.22元,看来波动幅度还是比较大。2010年有五只股票涨幅超过10倍,其中有两只到了27倍和29倍。有一家公司据说在2月25日以0.1元成交了五六万股,一个月之后以13元开始成交。举这些例子就是为了便于探讨这个市场是风险板还是创富板。
二、新三板市场五个重要方面的问题分析
新三板还是一个小市场,同时也是波动性非常大的市场,这就很容易带来财富的梦想和风险的忧虑。小市场都有这样的特点。具体“新三板”是创富板还是风险板不能一概而论。搞得好就是创富板,搞不好就是风险板。这不仅仅对投资人来讲,所有参与主体都会受到市场前景的影响。
第一,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如果是高质量的公司,注重规范运作,同时业绩增长能够支持自己的融资和进一步发展,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同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扩大规模,并且能转板上市,这就可以为市场创富做出实质贡献。任何市场的挂牌企业都是这个市场发展质量的首要保证,是基石,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投资者。作为投资者,我们期望三板市场的投资者能够在三板市场里掘到金,发掘比较好的标的公司,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同时也要注意风险。这么大的波动性,毕竟这些公司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公司相比,是未经审核的,规模比较小,甚至有些公司创办时间比较短,所以风险意识应该放在第一位。
第三,从整个三板市场的发展来讲,做得好与做得差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能否规范运作。老实说,新三板市场能否规范运作,我个人持怀疑的态度,甚至是一个悲观的态度。这些年来,观察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发现除了资本市场的规模是超常规发展并感到可喜可贺之外,其它从上市公司的信用、分红,整个资本市场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回报,整个资本市场面临的政策风险全球最多等因素来看,除了规模增长很快之外几乎乏善可陈,不容乐观。
从信用、稳定性和对投资者的回报角度,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给全体国民留下的印象角度来讲,与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严重不相称。中小板、创业板、B股存在这么多问题的情况下,新三板扩容不得不说让业界和投资者感到一丝丝的忧虑。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如何办好?我觉得还是期待有关各方对以上问题给予更多的重视。新三板市场少了一些约束,多了一些可能的创新探索,未来,应在这里开始为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的一些遗憾和不足做出探索和弥补。
第四,制度建设很重要。新三板的前景系于四个字:那就是“严刑峻法”。新三板是备案制而不是核准制,即便实施核准制的市场,也还是良莠不齐并影响到市场的稳定和境外投资者对我们的看法。备案制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质量能否让投资者放心,就很是个问题。没有严刑峻法,市场前景是堪忧的。现在很多管理制度直接套用主板市场的做法,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老套了?让未来的新三板继承所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不良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新市场要大胆创新,中国资本市场才能有一股新鲜的空气或新的希望。
备案制是注册制的前导,如果大家在备案制上做得好,比如地方政府负责任,主办券商负责任,就会把真正优秀的公司,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公司拿到三板上来,三板的质量才会提高,这样市场才有进入良性发展的可能。所以,各方都要做出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摘牌机制也是沿用老的办法。各种各样已在运行的老股市很少有哪家被摘牌和退市,这是中国股市不良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三板市场也沿用此类退市和摘牌机制,显然未来三板市场可能成为一个很大的垃圾场。只进不出,我们只管往里头引入更多的公司,让他们实现更多的融资,但有问题没有人处理,很差的公司不退市,新三板市场有可能变成“垃圾市场”。
制度上来讲还有转板的事情。最大的瓶颈是200人的股东限制,我认为这是迟早要突破的。三板市场要想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持续发展下去,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它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成为资本市场有益的补充和“蓄水池”。好的公司能在这个市场实现融资和良性成长,并且越来越多参与其中,并且好的公司能够去转板,实现正常的上市,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这是从市场层面,我们希望实现什么样的市场。严刑峻法,就会有一个好的市场,是大家的“创富板”,有发展前景的市场,这样国家受益,券商受益,挂牌公司受益,投资者也受益。如果仍然套用老办法,对存在严重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去管,不去查,不去完善制度,这样新三板就是“风险板”。不仅仅是投资者的风险,也是券商的,挂牌公司,整个资本市场的。
第五,从商角度来说,大家一般说主办券商可以尽职调查,可以吃融资的佣金,也可以做做市商,我认为还不够,主办券商的责任是要参与培育三板公司,因为三板公司一般都是比较年幼的小公司。三板市场的质量决定于这些公司的发展前景,券商作为专业服务机构,应该为这些中小挂牌公司提供持续的培育、辅导和扶持,利用自己的研究力量、投行力量为这些公司做服务,这样才能有更高质量的新三板。
三、从古玩市场游戏规则看新三板市场的建设与参与
说到未来“新三板”风险和机会问题,我想举例讲讲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市场。随着三板市场越来越大,挂牌的公司越来越多,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就跟我们在古玩市场里做生意的状况是一样的。面对琳琅满目,参差不齐的商品,你应该怎么玩?古玩市场叫“淘宝捡漏”,我这里总结了五句话与大家分享,尤其是刚刚接触新三板或资本市场的朋友们。
古玩市场的财富游戏告诉我们:
第一,市场会有财富的传奇,但发财的永远是少数。为什么?古玩市场的道理和资本市场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多数人是外行,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的人很多,或者很多人根本就不会玩。对于专业的、会玩的人来讲,市场是你的机遇,是创富之地,是创富的机遇;对不会玩的人来讲,就是你的风险所在。
第二,大家都去追求财富传奇,但“稀罕玩意儿不常有”,可遇不可求。挂牌公司那么多,终究可以转板上市的永远是少数,而且是极少数才是对的。如果大家都能转板上市,那就不叫新三板了,干脆直接上市就好了。古玩市场和新三板一样,多数公司最后表现是平庸的,只有少数能够实现升值,极少数能够爆发。
第三,高价买假货是投资人的最大风险,造假会让很多人倾家荡产。这在哪个市场都一样,未来在新三板我感觉这句话会让很多人感受到它的价值。
第四,即便市场中都是真货——就是这个市场信誉很好,你买不到假货,那你也得会倒腾。无论是古玩、股市还是楼市,行情是有周期的,踩对点的你就能发财,踩不对点的你就要倒霉。
第五,给方兴未艾的新三板市场说一句,百年老店靠的就是信用二字。信誉不佳的市场是难以长久,难以发展的。新三板市场也是如此,不希望它未来集成主板、创业板、中小板、B股的种种弊端。
四、结语与心愿
今天的题目叫新三板市场的“破题与创新”,大家对“破题”寄予厚望,希望新三板市场发展非常顺利。为此就确实需要“创新”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过程当中存在很多问题,基本上与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掠夺开发,盲目发展,有重规模不重质量的因素在里面。我不希望新三板市场也这样,希望新三板市场有更多的制度创新,能够让它成为对投资者来讲非常受欢迎的市场,希望我们有关各方面更多地加入一个东西,就是回报投资者,保护投资者。
对新三板市场的认识与建议
评论
编辑推荐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