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如何参与互联网?


  运营商如何参与互联网?

  文/毛启盈

  最近,赴广东参加了中国联通“红围脖”联盟成立仪式。令我并不吃惊的是,现场邀请嘉宾95%以上来自微博,美其名曰“微博达人”。


  其实,运营商一直被认为是信息较为封闭,所以,媒体采访并不像软件及其互联网行业那样容易,也不会轻易对外发表声音。不过,自从微博起来之后,运营商再也按捺不住寂寞,首先开通企业微博便是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相继开了官方微博。随后,微博就像泄了洪的水一样,一发不可收。全员微博,微博营销,微博沟通,大有取代短信和即时通讯工具的趋势。

  不过,对于运营商来说,这仍然是浅层次的开放。要把微博做成一种商业,那就需要高智商了。对于中国联通来说,红围脖无疑是一次漂亮的“试水”。

  首先,要让高速公路不能浪费。“21世纪,要用21M极速上网”!无论是联通员工的发来的邮件或者短信,均可以看到这样的口号。可见,中国联通对于上网的传播,已深入到了企业文化内部。但是,中国联通移动用户1亿多,仅仅相当于中移动的五分之一,如何让更多的用户来上微博无疑是最好的平台之一。一位产品经理私下里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微博,每月上网流量增加至少40M。

  其次,恪守互联网规律。其实10年前,运营商就和互联网有了一“墙”之隔。争议中前行的SP,充当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角色。运营商对产业链主导失控,导致了SP的衰败与声名狼藉。今天,我们看到了“天价微博”,看到了智能手机偷流量等负面新闻。这些,将是运营商参与互联网的大敌。今天,我们看到了红围脖的创新3.0,尤其是视频微博,给人眼前一亮,悦TV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运营商在追求业务创新的同时,应该看到消极的一面,善意的流量提醒,以及对政治的敏感,或许是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源泉。

  最后,如何激活产业链?现在联盟“满天飞”。新浪原来就成立了微博开发者联盟,中国移动MM开发者联盟,腾讯开放联盟,还有诸多互联网开发者联盟。但是,因为主导者往往利欲熏心、目光短浅,导致联盟成立时热热闹闹,利益分配时争吵不休,最后不欢而散,名存实亡。运营商运作微博,也存在着隐患。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互联网高速路流量赚钱;另一方面,也要为修高速路投资。对于在这条路上辛勤耕耘的开发者,如何支付血汗钱,鼓励其积极性?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分配既得利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原文见6月20日《通信产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