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史 杂 论(132)
2011-6-19
关于人和动物的关系和区别的统筹思考
长久以来,对于“人如何产生”始终存在模糊认识和争论。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这样两个理论认识原因:一是“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二是“劳动创造了人”,等。但是这两个理论之间有矛盾,是不相容的。
这两个理论都涉及人和动物的关系与区别。讲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就说明了人和动物有传承和变异关系。但是关于人和动物的区别,却始终争论不休,始终找不到一个可以将人和动物截然分清的依据。各种人类所具有的特点,似乎都可以在不同的动物身上找到。差别仅仅是外在的对象上。李泽厚先生在《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中还在讲:“我还是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关键在于人类‘普遍必然’地使用---制造工具,没有工具就不能生存---哪种动物没有工具就不能生存呢?人。”(李泽厚老师是我十分尊崇的。但是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人的肢体也可以作为工具。奴隶主把奴隶作为工具)。
从统筹方法论上讲,研究和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对称的。不对称的对象之间不可以作比较衡量。把人和动物作比较,是不对称的。在比较人和动物时,“人”是很具体清晰的对象。但是动物就是一个广泛的多种多样的不同对象,具有不确定性。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几百万或上千万种,各具不同的特点。用确定的一个对象与多种多样的不确定对象作比较,不是科学的方法。
比较人和动物的区别,应该从更为抽象的角度。我想,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应该说人兼有或包容动物所具有的各个特点,与动物有无限的近似性。人和任何动物都不具有直接的比较性。
从统筹科学的观点讲,人和动物的区别,决定了人和动物的关系。虽然人可能是动物进化来的,但不是动物可以直线进化来的。因此,不能够使用比较动物之间差别的方法,来比较人和动物的区别。
研究人和动物的区别,要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要使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才是科学的。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一切问题,用一把钥匙开无数的锁,是不科学的。
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