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危机还有多远?


2011年将过去一半,五月的CPI不出意料的又创新高,达到了5.5%,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的时间CPI依旧会延续这样一种看似“不温不火”的节奏。每天都能听到身边的人对于物价的上涨而抱怨不已,他们总是拿出过去的数据来与现在的价格做个对比,然后得出一个世人皆知的结论就是中国通货膨胀的形式非常严峻。自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我们国家为了避免经济萎缩给自己开了一副药,那就是制造经济泡沫。他们试图用钢精水泥来吹起一个华丽的气球,但却不顾这个气球到底能装下多少气体;他们试图用膨胀的方式来化解某些实心的错误,但错误反而不能得到解决却又制造了错误的叠加;他们试图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刺激成为拯救者的模范,只是不清楚这样的抱负把自己伤得最重。而现在所有的行为都将得到答案,所有的浮夸都将得到审判,所有的泡沫都将接受现实的罪与罚。

 

 

不是在耸人听闻,但是危机即将来到,最根本的危机来自于我们自身。回顾一下过去三年我们对自己都做了什么,其实我们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加印钞票。然后将这些天量的货币投放到市场,这种以毒攻毒的手法不仅在武侠小说里看似冒险,放在现实的经济领域更像是在赌命。只可惜决策者们深信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他们很有信心的这么赌了一把。随后的情况不必多说,09、10年中国房地产当之无愧的成为了可以撬动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奴和蜗居不在让人觉得丢脸反而是一种荣耀,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早已断了买房的念头。原本产能过剩的汽车产业也借危机之便来了个180度调头,同样在09、10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为了全球汽车产销双双第一。但可惜的是仅仅两年的短暂时光过后,像北京、上海等地的交通情况可能远远比美国的城市糟糕。就连我所居住的一个南方的三线小县城里,人们买车的热情不亚于排着长队去购房。于是乎像北京这样特殊的城市继承先辈的智慧对买车实行了“计划生育”,这绝对代表了中国的特色国情但也雷到了全世界所有人。 同样,我们也套用着计划生育的思路对房地产业进行了暧昧又纠结的调控。貌似这样可以给发热的经济体和充血发热的大脑降温,可是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这股上涨的力量就像是一股汹涌的洪水任何建筑在它面前都将被冲毁无一幸免,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东西必定诚服于它的威势之下。而之所以这股力量有如此彻底的猛兽般的特性全在于市场中天量的货币。就目前来看,在房市和股市投资双双迟疑的普遍市场心理下,只有广大的消费品市场可以接纳这股力量,这就是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八个月CPI上涨指数过四的原因。

 

 

可是我还要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危险,这不是在造谣,更不想制造恐慌,只是想提醒大家认清现实,面对现实。引用《南风窗》的一篇报道:“近几个月,关于中小企业的坏消息纷至沓来:广州的服装厂因订单锐减大面积停工;温州江南皮革、波特曼、三旗集团3家企业因老板出逃或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根据国家工信部日前出台的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还有“人工涨、汇率涨、原材料价涨;用工荒、用电荒、资金短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二轮危机,正在向中小企业逼近。日前,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现时中小企业的现状,他认为,‘如果目前的银根紧缩政策不改变,如果政府再不出手相救,今年下半年,国内存量中小企业中的40%将会半停产、停产甚至倒闭。’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全哲洙预测:估计8月份左右就有一批企业开始死去”。以08年官方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有4200万户,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其生产总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上缴税收总数额占全国总税收的50%;全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所研发。可见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真正起支撑作用的还应该是民营企业,也只有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达到民富的目标。可是当我看到上述文字时,仿佛有种回到08年次贷危机时的感觉。

 

 

但谁都知道不可能又回到原点,但却有可能情况更糟。

 

 

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1月算起到今天已经连续上调了12次。2010年平均每两个月上调一次,而今年来看,上调的频率更是达到了每月上调一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从去年10月到现在一共上调了四次,平均每两个月上调一次。如果把公布CPI的时间点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时间一比较,则可发现去年无论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息,时间点都在公布CPI的时间点之后。而到了今年则发生了变化,今年两次的加息时间都放在了公布CPI时间点的前一个星期。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加息的举措是从2010年得10开始的,而CPI也是从10月首次突破4个百分点的。如果再关联下去,可以将这些时间点与具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出台的时间想联系,你会发明白很多东西。回到正题,未来的中国民营企业面临又一次的倒闭潮将不可避免,按照现在的紧缩的财政政策发展下去会很快集中显现。那么此时如果再加上外部力量的推波助澜,则发生的时间可能会加快。而正巧一份来自高盛给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电子邮件应征了这样的想法。在信中,高盛集团证券部驻伦敦的银行家James Westwood建议客户退出一项看涨人民币的交易,实质就是高盛带头想要做空人民币。而高盛此举的用意个人认为这实质上是在给我们的决策者施压,逼迫他们转变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再次降低利息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把之前央行回笼的货币逆流回市场,让原本显露脆弱的实体经济再二次泡沫化后彻底成为美国人的盘中餐。

 

 

美元想要一直保持强势,那么打击欧元是必定会发生的。但美国知道打击欧元区不能蛮干,因此他们选择了一些不成熟的年轻气盛的小国作为开刀的对象。而美国人的手法仅仅就是营造一种恐慌的气氛,造成市场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欧元表现更加疲软。至于此时中国宣布要增持欧州债券和购买欧洲的资产看似是个明智的选择,实质上却是美国的一个圈套。因为许多经济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并不强劲,而且美国又执意在过三年里先后两次采取了定量宽松的激进政策实质上也对应的造成了人民币升值,导致将70%的巨额外汇用来购买美国国债的中国受到不小的损失。美国的美元弱势政策明显不过,就今年前四个月而言欧元对美元一直是升值的态势,而人民币对美元也是同步的升值,可就在5月5号和6号这两天,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对美元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同样在5月5日这一天欧洲盘中,COMEX白银期货再跌近4%,至37.8美元附近,将这波调整的累计跌幅扩大到22%。纽约原油期货跌2.5%,至106美元附近;黄金期货跌1.1%,跌破1500美元整数关。基本金属也继续暴跌,伦敦期锡盘中一度狂泻逾6%,至一个多月最低点,铜、镍、铝也普遍超过2%。此前,覆盖19种大宗商品期货的CRB商品价格指数已在周三大跌1.76%,而此时独有美国股指竭力反弹,似乎要将过去所有的缄默变成荣耀。而也就是在半个月前的4月中旬,高盛的一份报告建议未来三到六个月减持空以白银、原油、铜为首的大宗商品,这无不不让人感到高盛的精准和恐惧。而此时中国政府选择增持欧洲债券和购买欧洲的资产本质上是帮助美国强化了弱势美元的经济政策,同时中国也将自己本已踌躇的身体又陷进了另一个圈套。但可悲的是留给我们的选择最终都将指向一个同一个结果。

 

 

或许任何人在不看到结局之前都不会相信我们将要忍受的是比当年日本还要剧烈的阵痛,以武器和人员对峙进行的直接战争早已过时,人类发明了更文明也更实效的方式去虐杀和争斗。所以今天我们同样处在一场战争中,对手表面上看起来文质彬彬实质上和过去一样充满贪婪和冷酷的血液。

 

 

战争从未停止过,只是换了一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