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上证看市场 迎接7月做反弹
“反弹正在形成”、“反弹已经开始”、”反弹正在孕育中“、“行情正处于筑底阶段”、“即使再创一次新低也是筑底的一部分”……都能形容目前的行情。
我们之前分析,行情整体形势是“5穷6绝7反弹”,目前正处于“6绝”阶段,也是我们之前提示的“6月份抓左侧,7月抓右侧”的左侧布局时期。周三行情有些反复,这在我们上日的分析预期之内,久跌之后的反弹初期阶段,行情总是比较虚弱的,况且目前“6绝”阶段的行情仍处于筑底与确认底部的过程中,真正的发力反弹可能要等到流动性枯竭期消解后的7月份。
我们继续重申和完善策略转向的逻辑,如今股市的大背景是,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旧的经济结构,以至于美国和“欧猪5国”以债养国的经济模式、我国“廉价出口+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都走到了尽头。目前新的经济结构尚未建立,转型期的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减弱,这决定着A股还难以“独立自主”走出新的系统性牛市。此外,A股自身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巨变,遏制市场估值达到历史最低却难以反转。
一是,无穷无尽的“大小非”解禁压力压低了估值,使得估值与历史比较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二是,国际板即将推出的预期压低了估值,使得A股估值水平与历史比较已是“最低”,但再与国际标准比较还缺乏足够的弹性。
因此,“7反弹”的A股不具备反转条件,但转型期内的行情多有反弹机会。
行情在7月份具备波段性反弹的契机是,尽管目前各方都在议论通胀、恐惧通胀,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全面回落,使得工业品通胀压力已经消解,目前助涨CPI的农副食品通胀具有显著的周期性,整体通胀形势已经进入强弩之末阶段。
另一方面,通胀增强——政策紧缩——经济回落——“上游跌价+需求减弱”形成通胀回落之间的传导周期大致在3月左右,例如,去年7月份CPI“过3”,相隔3个月之后10月份首次加息进入紧缩周期,又相隔3个月之后今年1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从去年4季度的138跌落到133.8,再时隔3个月的4月份,企业开始进入一个“去库存”的小周期;再相隔3个月之后的6月份,不出意外的话CPI将见周期性高点。经济回落带动通胀回落的有效性要比N次调控更有效,下半年通胀压力减缓已成定局!
顺延这个逻辑,如果6月份CPI高拐点能够得到确认(例如7月份CPI有明显的回落),政策将不会再继续从紧,当通胀能够回落到可容忍水平(例如7月份之后的CPI能回落到接近4%的调控目标),政策重心必然转向稳定经济,这是其一。
其二,二季度企业“去库存”只是一个小周期,这个小周期大约在7、8月份就能结束,按照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去库存结束后必然会有一个再库存的过程,经济基本面因此有望在3季度的中后期企稳回升。
其三,在出口、内需皆不济的形势下,转型期内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为纲转向更注重社会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如今投资增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保障房建设。今年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是一项既定任务,且在10月底前须全部开工,但截止到5月底的开工率只有30%,如此,约有2/3的保障房建设将集中在3季度开工,房地产上下游能够牵动42个行业,这必定会带动经济景气度在3季度中后期转向回升。
其四,按照目前“估值水平已到底,盈利调降未消化”的市场状况,盈利预期调降压力将在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期的7、8月份得到全面释放。由于7、8月份正是经济景气度的最低谷,又是通胀数据的峰谷(6月份CPI数据在7月中旬公布),在政策出现超调现象之后,市场悲观思维可能会形成盈利预期的超调,从而给行情带来“超调”的新机会。
政策面松动、经济着底回稳、公司盈利预期调降压力得到全面消化的周期皆是8月中下旬,股市”晴雨表”的机制是超前反映,7月行情因此有望形成一次中级波段的反弹机会,在目前“6绝”阶段已经可以策略性“左侧布局”了。按照行情惯例,久跌之后的反弹行情一旦展开,反弹第一波的重点必是错杀股,错杀股反弹修复到位经过震荡换手后的第二波,也是行情整体反弹最主要的生力军是新主题股。在目前行情步入调整尾声的时候,反弹行情的主题股实际上已经显露端倪:
一,既是“时事主题”,又是高增长、高景气的军工行业股;
二,既被“上天造化”,又是政策支持重点的水利建设行业股;
三,是对行情最具有整体牵动力的保障房建设主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