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以来,人类社会唯理主义——也就是人可以计划一切的理念,上面这位哲学家是鼻祖,从计划生育到人民公社再到宏观调控,这老家伙害死人啊不偿命啊不偿命……
近期写了篇评价汇率政策的稿件,结果被各方痛扁,晚上只好关在家里面壁反思,不看毛片看笔记,因为检索近五年来经济轨迹和思路,最好办法就是看过去我写的文章。钱钟书先生说,看自己写的东西,有点像小孩照镜子,越看越有味道。我还没有自恋到这个地步,但回顾自己过去财经评论文章,有些汗颜,当时水平真的很嫩,有的则是很老道,不禁自得,但最重要的是一些思路和分析框架,用在现在很合适,这两天索性陆续文章回放吧。
今晚就回放一下2006年刚入行的时候,评价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原则的文章,有点头巾气,但5年之后发现,世界依然故我,不禁为之一叹。
该祭起混沌法器给各国央行驱驱邪(2006年7月27日)
巴西热带丛林的蝴蝶拍拍翅膀,引发北京的暴风雨,是的,这就是混沌思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为止,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了……
1963年,一个叫诺伦次的英国气象学家的一个发现改变了人类的世界观。至今余波未了。他构建了一个无解的方程组来模拟大气运行,无意中发现,起始输入数据的细微误差,会带来结果的完全不同。这种现象后来被戏称为“南美的蝴蝶拍拍翅膀,会带来北京的暴雨”。这就意味着精准的预测气象根本不可能。在诺伦次发现的激励下,后来几代学者不停努力,终于诞生一门新学科:混沌。如果说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幻想;量子力学则消除了关于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式的梦;而混沌则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的幻想。
罗纳德·科斯,一个和哈耶克一样,敏锐洞察到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模型破绽的天才,讥讽“黑板经济学”的智者,结果一直被主流经济学界流放……
生态学家早就发现生态系统内部一个小小的变动,往往带来整个系统无法预测的结果。诺伦次和以后的学者的混沌学发展证实了一件事情:整个经济系统就是一个混沌系统,人类不可能精准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充其量不过在推测可发生事物的概率而已;在重要岔口上的一个细微变化,都会带来谁都无法预料的结果。
当代央行里面的经济学家基本都是受过严格的新古典综合学院学派训练。这套经济学派起源于英国马歇尔在19世纪末期创立微观经济学,核心理念是自由市场的上一般均衡。他的学生凯恩斯后来创立宏观经济学,核心理念是有效需求不足前提下的国家干预,这和他老师的理念有很大冲突。弥补这一破绽的,是美国的萨谬尔森,其核心理念是由于工会和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工资和主要产品因为价格刚性无法调整,所以需要政府干预为企业创造均衡环境。这样,新古典综合学派形成一套完整体系,这套体系建立在一般均衡和总量均衡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精巧华丽可求解的方程组模型,带入自变量和因变量,我们可以推出最优解,然后拿着数学计量模型得出的最优解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
在任时候被尊为神,卸任后被人指责为危机罪魁祸首,其实,他哪有那么大的能量?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诺论次方程组是无解的,无解在哲学意义上就意味着不均衡。这意味这我们世界也是无解的,实质是不均衡。均衡意味着终结和死亡。因此不仅构筑精巧华丽的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不可能,而且求出的最优解一点意义也没有。
可是差不多整个世界的央行决策依据,就是这些数学模型求出来的最优解!你搜集的资料可能是不完整的,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无用的,在关键位置上做出的决策所导致的结果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很滑稽,是吧?如此重要的部门,其决策过程类似占卜打卦,只不过形式更花哨精巧,说法更时髦,如此而已。是不是经济繁荣就说明这种现代算命更有理、更可取呢?当年横扫天下的蒙古军队,其首领在出兵之前,往往都在巫师那里烧骨头、动物内脏占卜问凶吉。我们不能因此说蒙古人所向无敌和巫师指导分不开。
当年蒙古军队大战前,都要占卜问卦,但这和今天经济繁荣和央行关系一样,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很多事情,相关未必因果。世界是复杂的。
格林斯潘被尊为神,因为他在美联储的决策好像是后人不可模仿的。这恰恰说明构建新古典数学模型做出的决策,是不可能的,不是科学。假如真的可行,那么它一定可重复的,科学就是可重复的。格林斯潘的决策可能更依靠他对美国经济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直觉。(2006年,金融危机还没爆发,那时格林斯潘威风着呢,虽然我对此颇多腹诽,但场面上也不敢有所非议,否则会被砖头拍死——你小子算老几?敢质疑格林斯潘的权威!?)
你什么时候看见哪个企业家靠经济数学模型决策做生意发财过?真这么做的商人,那是白痴!
货币供给是重要的,央行是重要的。假如央行缺少这样一位货币调控艺术大师怎么办?这就回到弗里德曼的说法:对于货币单位,我们不需要一个技术高超的司机,而是一套清晰明确的货币供应规则。(我2006年还信货币主义那一套,现在彻底皈依奥地利学派,阿弥托福,善哉善哉)
尽管当代主流经济学界奉此公为泰山北斗,但在我眼中,他不过和马尔萨斯或者马克思一类人物——大愚若智
中国一直是有着唯理主义思想的传统,那就是把整个社会看作一套构造精巧的机械,可以预测、调整、修理、改造。尤其是精英人物手掌大权,想摆脱这套思想的诱惑,几乎不可能。中国央行历史不长,中国经济学也是百花齐放,但是从近期的央行决策和表态中,我们已经看到新古典综合经济学的幽灵开始在央行人士身上附体。
应该给全球央行老大们集体开一个混沌学短期培训班,驱驱邪……
——————————————————————————
徐斌《中国房地产大趋势》现已出版,当当网销售链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923340&ref=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