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一点又何妨?


现在宏观经济遇到的难题,还是通货膨胀伤害经济。通货膨胀的深层次问题和国际资本流动性泛滥息息相关。中国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盯住美元不断地收储,就是不断地投放货币;外贸企业在美国大肆放水滥发货币的情况下,都采用尽快结汇的方式把美金变成人民币,等于是可以放在外面的货币都回来博弈升值,以致外储越收越多,人民币对内贬值越来越大,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提高存款准备金已经起到了相当的效果,而美国停止QE2短期对货币供应可谓釜底抽薪,如果美联储不再推出QE3,美元作为避险资金开始走稳,希腊债务危机拖延等等,都会使涌入中国的流动性开始减缓。这样一来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端倪已经看到,本轮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下半年将开始回落,直接让基础货币投放增速随之回落,那么即便维持当前的利率和存准水平不变,今年的M2 增速控制到16%以下的水平也不成问题, 甚至存在低于这一目标水平。结果就是中国的通胀压力就会很快减小,大家对通胀回落的预期越来越高,只要通胀开始回落,进一步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
     我们的观点是短期股市有反弹,中期有反复,但长期应该坚定看好。因为中国股市是经济转型的首场战役,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现在大量发行供应股票,提高直接融资的份额,降低间接融资的份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优势,发挥利率调控的高效性,今年和明年总体来说都是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进入实质阶段的重建之年,虽有很多困难和阻碍,甚至制度性缺陷,但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30年改革开发积累的能力和动力,为什么要怀疑中国经济具备走出泥潭的能力呢?对于中国未来持续高速增长的空间,乐观一点又有何妨?
     投资者怀疑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表面上市怀疑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本质上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现在所有的调控,无论是针对房地产,还是物流费用,还是力推新兴产业,都是在重建一个经济的再平衡体系,当中国经济出现平衡发展的格局时,投资中国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就通胀的问题和环境,我们对比了一下1994年1995年的情况。当时中国处于价格冲关阶段,通胀率高达20%。1994年股市2月份破位后连续走低五个月出现大幅反弹,之后95年迎来大扩容但市场并没有再创新低,那是中国经济最恶劣的时刻,1995年通胀再度冲高也没有导致股市跌回94年的低点。历史总有相似之处,今年的通货膨胀没有94、95年严峻,股指也不可能再跌回2008年的低点;中国股市最惨烈的下跌月线上最多是连续5个月阴线,按照这个判断,最不济9月见底是完全值得期待的。笔者联系QQ1055185478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62031/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