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摄影


     摄影本身就是艺术再加上个广告,就推广了艺术

    看了很多广告,可以说很多成功的广告大部分成功在于图片和文案,文案我们是可以学习、修改的。但是图片的却不能完全用一种东西去概括。特别是现在对广告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单纯的希望从网络或图库中寻找到符合创意的素材的话,那就是大海捞针,不单难找,而且找到了也不一定符合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们能否直接从广告图片的来源入手,成为一个优秀的广告设计师,也要具备摄影的技术。

   “广告摄影”是一个复合词,广告与摄影在这里互为因果。他首先是广告,而摄影只是作为手段为广告服务的;但它又是摄影,是艺术,广告的内容要通过它去展示,去表现。因而,它是摄影业中的一个门类。这就意味着,广告摄影在成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因为,它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广告摄影是市场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艺术。广告摄影必须为市场、顾客服务,这是它得以生长的土壤。正确认识与把握广告摄影,也必须同时考虑到市场和艺术两方面的因素。

    广告摄影艺术是“商业艺术”,而不是“纯艺术”。以刺激需求心理,在人们的记忆中为企业与产品留下美好的印象,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

    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摄影术发明开始就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摄影为了适应平面广告的要求也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创造出了不同的拍摄方式和表现手法。随着数码技术的产生和摄影与数码技术的结合,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灵活,这使得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在商品销售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广告的包围中,广告所起的宣传作用日益突出。一条广告要想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递任务,就要考虑如何运用最有效的设计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的心灵,引起读者、观众或行人的注意,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摄影语言在广告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广告设计是一种以大众为基础的视觉传达方式,其核心是面向社会受众对象进行信息传达。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活动是靠传播符号来支持的。传播符号通常指的是语言、文字、图形、色彩等符号系统,而摄影是获取图像、图形符号的最主要手段。摄影语言是以线条、影调、图像、质感和色彩等为物质外壳,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而被人感知,并以传达某种信息为目的的。在广告设计中,摄影的图像要比文字、语言、绘画有着直接、准确、迅速、可信等优势。调查表明,摄影图像更能处销、吸引更多的读者、传递更多的欲望诉求、能让人更好地记住,正如大卫·奥格威所说的:“照片对读者的吸引力是绘画的三倍”,摄影语言已成为广告设计中的最主要的造型手段。

视觉的魅力:摄影语言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摄影具有真实记录客观事物具体形象的特性。广告设计之所以“钟情”于摄影,正是看中了它那直观、逼真的形象语言。“一图胜千言”就说明用语言、文字来描述一样东西有时远不如图片的形象性语言那样准确、清楚、直观。在现代广告中,凡是需要靠产品形象来展示其特征的广告,尤其是汽车、时装、珠宝首饰、家具陈设、手表、工艺品等产品都离不开摄影语言的描述。有些产品虽然有着可视的外观形象,但产品的特性却是抽象的,如化妆品香水的嗅觉,食品、饮料的味觉,音响器材的听觉,也能用摄影语言使其形象化而被人们所接受。

广告设计通过广告自身语言所产生诱导和说服的方式,向社会受众对象进行诚言而不加任何先决条件。为了说服和正确诱导社会受众,广告设计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选择有效的设计元素,采取独特的设计语言来寻求其视觉传达的作用与价值。广告设计要做到“诚言”就必须做到其形象表达要真实可信。 

当然广告的真实可信并非等同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在广告设计中,摄影语言的实证、可信比起文字、绘画和其它造型手段所具有的人为随意性有着明显的优势,摄影语言的这种真实可信的优势是由其具有的科学属性所决定的。尽管现代摄影可以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等特殊手段,改变被摄对象的原有面貌,但观者在摄影审美定势的影响下,对广告照片呈现的形象,仍会保持信任的趋向。广告设计中艺术的假定性是艺术的虚构,并不等同于假广告,广告的真实可信性与艺术的假定性应该是统一的。 

    广告设计中摄影语言的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如实地表现出产品的美,因为产品的美直接来源于产品自身的功能。如实地表现产品的美,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同时体现了产品的品质与功能。充分调动摄影语言的造型手段,在艺术地表现产品主要特征的同时,又以赏心悦目的形式美吸引社会受众的注意力,唤起人们的购买欲,这无疑是广告设计的诉求目的。尤其是对那些需要直接展示产品外形特征的广告,如首饰、时装、手表、汽车等,通过摄影的光影、色彩、对比、位置经营等艺术手段,揭示出广告设计的诉求内容,使广告发挥效用,深入人心。 

其次,摄影语言的艺术性还体现在以情感诉求为主的广告设计中,它通过渲染一种美好的气氛或情调,以情动人,使社会受众在感情、情绪上产生共鸣,利用摄影语言艺术性地表现出广告设计中人的情绪体验,以满足受众在精神方面的需要。 

我们仍然毫无进步地流连在柏拉图所说的洞穴中,使我们深深陶醉的仍然仅仅是一些照片,而非事实本身。从照片中获取知识与从更古老、更精致的图像中获取知识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周围值得观看的照片太多了。(苏珊·桑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