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香饽饽,还是明日黄花?


 
当下坐上了过山车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股市。
继微博在饭否等先行者的探路之后,新浪微博的突然穿红,着实让对中国虎视眈眈的资本来过措手不及。如是,当团购的模式被引入中国,引得资本争先恐后,生怕再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成功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之后。团购网站连续成为2010年、2011年的互联网焦点话题。也引发了新一轮的互联网投资高潮。甚至让人不禁担心,团购网的高企是否是二次互联网泡沫?
股市有个著名的笑话说,当擦皮匠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股市离熊市不远了。职业不分贵贱,这里一点都没有贬低擦皮匠的意思。授业有专攻,我们不应该以职业取人。
而如今,谈论团购应该是中国IT界最时髦的话题了吧。每天,每个月都有新的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挺之的有,贬之的也有。
这厢某团购网站刚刚获得C轮投资,或者某网站开通了团购业务;而那边却在议论消费者对网站商品的质疑,甚至大洗牌之新闻。
那么团购网站到底是香饽饽,还是明日黄花?姑且浅析一二。
团购网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集中消费,团体砍价。
这事情,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便有之。例如,商超年底的大宗货品的购买,大型公司给员工发的提货卡。团购网的出现,只是将这种门槛降低了,让更多的优惠走入了寻常百姓家罢了。因此,尽管模式单一。但在中国至少有着3亿的市场基础,生命力还是十分旺盛的。至少在我看来,它比微博更有潜力。虽然毛利少于10%的新闻满天飞,但明日黄花之言,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或者说是国外资本故意放出的风——这在中国的股市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
试想一下,有利润的项目,比不过没有利润的项目。这个判断,谁都不会相信吧。所以,团购比微博更有出路,好比不用去证明的几何定理一般。
当然,经过了疯狂的2010年,团购也并非什么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不是复制了一个网站,挖了几个人,就可以成功,搞到风投的。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的完善性都在不断的提高进入门槛。团购网站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和互联网任何一次新热点诞生到“退热”的过程一样,团购回归理性是必然。和过往的任何一次互联网的热点一样,团购不是点石成金的魔法,不可能持续的“高烧”,也并非“永动机”。
因此,理性地看待团购模式,才有可能看的更清楚。团购模式并非一劳永逸的万金油,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作为一种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终究要按着互联网的规则发展。总而言之,创新才能使团购网走得更远。
借用团团GO(tuantgo.com)联合创始人陈安宁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有创新的团购网站很可能就是下一个Facebook,但只会山寨的团购就如同昨日的B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