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二)从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谈起


       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的政策(QE2)将于本月结束,但是根据最新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呈现迟缓,5月份预售屋销量环比下降2.1%。商务部的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四个地区中有两个地区预售屋销量较前月下降,其中东北部地区下降26.7%,西部地区下降3.5%。中西部地区销量持平,南部地区上升2.4%。与此同时5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1%,截止6月18号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新增加9000人达到了42.9万人。而第一季度GDP增幅为1.9%,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3.2%的增幅。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到底是福是祸,目前来看还不能最终下结论,现在只能说美国自去年11月开始的6000亿美元债券购买计划既带来了积极的流动性,同时也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通胀负面的影响。

 

       好的方面是美国股指在去年11月4日获悉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的将近一个月内有较大的止跌反弹,此后一周时间里,该指数便涨了4%,一个月内大涨了10%。虽然从今年一月初美指又开始下滑,但是到了5月5日该指数又开始出现回升。如果看过我前一篇文章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在那篇文章里我尤其强调了5月5日和6日这两天,这两天里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对美元发生了大逆转,与之相同时的是国际贵金属和原油价格开始下跌。个人认为5月5日是周期转换的重要节点,它预示着美国以第二轮量化宽松为主导复苏经济周期已走到终结,而五月和六月则是调整期,六月过后QE2将结束,六月过后美国将采用另一种方式来复苏美国经济。

 

       关于QE2带来的负面影响,美联储的官员也许会一本正经得告诉你说,美国目前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已升至近三年来最高水平,第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折合成年率上升3.9%,大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7%。所以结论就是:根据上述情况,美国应该以更谨慎的态度推行接下来的经济政策。但我想说,即使找不到任何理由,也不会再有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了。个人的判断是弱势美元周期即将结束,强势美元即将王者归来,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是美国人播撒给世界的种子,而接下来则到了美国人收获的秋天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周期转换的节点已经出现,以黄金为首的贵金属开始下跌,美指开始反弹,美元自然也磨刀霍霍蓄势待发。但是要真正确保美元强势出击并夺得胜利,还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重新回到QE2。QE2计划的目的本是想通过增加美元的市场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但是与此同时也给全世界其他国家原本不稳定的经济体覆上了通货膨胀的阴影,而美国则相对稀释了自己过去发放的债券。这就相当于别的国家不但把辛苦赚得的外汇用来买你的美元债券,还因你巨量释放货币流动性导致了美元资产的大量流失。这也相当于美国人不但拿到了钱,还向全世界人民征收了“美元税”,而全世界的人既赔了夫人又折了兵。而经过两次天量的美元注入更像是一剂迷魂药,与各国政府自己的财政扩张政策一起将本该解除的危机,本该彻底刺破的泡沫不仅延续了下来,而且由于新的泡沫的注入,导致全球经济体,包括原本还算健康的经济体都在新的泡沫包裹之下,在美国施展的“障眼法”之下百毒不清了。高明的地方在于,所有的政策都是各国自己实行的,没有像过去那样用船坚炮利来逼迫;更高明的地方在于美国人对于“分寸”的把握,他能在你不知不觉中让你身中剧毒,但是你未必察觉,又或者即便你已察觉但为时已晚,毒已扩散至你的五脏六腑无药可救。甚至于这“毒药”我们起初尝起来似乎还带有些“甜味”。而就目前来看,欧洲正属于前者而中国就属于后者了。但无论欧洲还是中国都已纷纷陷进美国人设好的圈套之中,并且已经深陷其中寸步难行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美国是如何点兵布阵的。

 

       按照现在媒体的普遍说法,美国在本月QE2结束之后看起来已经黔驴技穷了,似乎大家都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扭转经济复苏无力的局面,市场普遍表现的比较迷茫。但正如之前说过的,周期转换已经发生且不可逆转,美国将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先来说说欧洲。目前的情况是整个欧盟都被套在“希腊债务危机”的泥潭中难以挣脱。自去年5月1100亿救助计划实行以来,希腊以及整个欧洲并没有感到压力有丝毫得减轻,反而在不断出现新的情况下使情况比预期更糟。而新的情况除了希腊政府削减财政赤字不利的自身原因之外,国际著名的三大评级公司纷纷对希腊等欧元国下调主权债务信用级别,导致市场对债务危机的解决忧心忡忡。就今年前六个月其三大评级机构单对希腊一国主权信贷评级就下调了六次之多。分别是:

    1月15日惠誉公司把希腊债务从BBB 降为BB+,前景展望负面;

    3月7日穆迪评级公司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从Ba1降至B1,前景展望为负面;

    5月9日标准普尔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第二次下调了希腊信贷的评级,将希腊长期主权债务信用评级从BB-调为B,同时将其短期信用评级由B调至C,双双成为“垃圾级      ”,且其经济前景负面。

    5月20日惠誉再度下调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

    6月1日穆迪公司宣布,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从B1进一步下调至Caa1,并继续将其前景展望定为负面。

    6月13日标普再一次毫不留情的将希腊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C”。

 

       我们似乎难以想象希腊政府以及整个欧盟如何承受得住三大评级机构六个月来对同一个国家主权债务评级不辞辛劳地进行连番轰炸。这跟北约不辞辛苦得连番轰炸利比亚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此时的希腊总统帕潘德里欧和卡扎菲或许也会有同命相怜的感触吧。而与之起到煽风点火作用的则是三大评级机构对欧元区其他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成员国信用评级的下调以及近来又传出希腊有进行债务重组的风险。这导致了原本就是热锅上的蚂蚁的欧元区陷入了自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危机。

 

       这就是美国人给欧元设的一个套。这个套使整个欧州大陆神经紧绷,如果再有任何不利因素出现必定会造成更大的恐慌。还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在整个欧盟竭力给债务危机扑火的时候另一个国际组织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组织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而这个实际上依旧由美国人控制的“公司”5月15日却爆出其主席斯特劳斯-卡恩因被指控对一名酒店女佣进行性侵犯而被铺。卡恩作为法国的老牌政客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处理了。卡恩锒铛入狱之后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2号人物也就是第一副总裁美国籍的约翰·利普斯基(John Lipsky)将在过渡期管理该机构。当然,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只是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它起到的作用就是不断的利用其内部的缺陷和外部环境的添油加醋牵制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进度。而欧盟在这种自我解救中必定要消耗部分元气,而这对未来美元的强势做好了准备。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场救债危机更像一场庞式骗局,不断的通过借贷新债来还抵旧债,也不断的将欧盟一步步拖进无底洞里。

 

       也许,等到事件完毕之后再回过头去看事件发生的原委就会格外清晰和理性。成立欧盟这样一个内部实行单一制货币,由中央银行统一执行货币政策的区域性组织,把原本力量分散,主意不同的各方统一在同一个框架内,虽然体积变得庞大了,力量变得不可小觑独霸一方了,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真正有效的发挥各方的潜力共创未来。毕竟建立一个组织也只不过是看起来人多了一点而已,而如果跑进了些赖于充数浑水摸鱼的家伙那么即使你本身力大无穷,在真正有实力的人看来也只是只“纸老虎”,你也只能救得了一回救不了下回。所以欧盟存在的意义个人理解应该是在共同的框架下面相互协作达到自我潜力的最大开发。希腊等国出现的债务危机反映出的问题首先是一些国家心怀二志的必然结果。其次欧盟本身存在许多制度的缺陷。比如处理这类危机的救助制度,成员国的审查制度,成员国的剔除制度等等。而正是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善于发现漏洞的对手可以轻松的抓住你的痛处把你牵着鼻子走。所以结果就是他今天这里挖个坑,你填一个,他明天再别地挖个坑,你又得填一个。而这正是我们中国需要发起警觉的,我们的许多制度目前也同样存在缺陷,一旦对手决定下手,今天的中国能应付得了么,而留给我们的时间还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