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会有“完美”的《红楼梦》续集


      晚上看了会儿电视,关于刘心武先生续写的《红楼梦》续集的讨论,之前听过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解过红楼梦,通过电视,知道他笔下的《红楼梦》续集的结尾,有点失望。

     一部《红楼梦》,前赴后继,出了不少的红学家,87版的《红楼梦》连续剧,至今20多年有余,仍旧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也已英年早逝,而她一生的性格也好似受了林黛玉的影响,郁郁寡欢,自言自己不快乐也很少给别人带来欢乐,虽然商业颇为有所建树,也有身后设立慈善基金的打算,但终未能成行,实际上到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唯有寄望于佛祖的庇佑,如果要以文学的形式描绘陈晓旭的故事,会有多少种写法,在患病早期接受了治疗而不是逃避?还是慈善基金真的设立起来,并且作了不少有益于世的事情?事实就是,她形容憔悴,在病痛的折磨中离去,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曹雪芹晚年居住在香山,这位《红楼梦》的主人的原型贾宝玉晚年在干什么?他在写《红楼梦》。一部《红楼梦》写的是什么,盛衰交错之际的望族日常生活和不入红尘的才子佳人,宝玉和黛玉骨子里但凡有一点儿宝钗的功名意识,曹雪芹也不会把自己投放在《红楼梦》的鸿篇巨制之中,可能和某个叫做宝钗的人,过上常规不过的日子,或许还会争取个功名,重建像点样子的家业,至少不会有一部叫作“梦”一场的作品。

   《红楼梦》中的贾家,庇荫祖宗的功德,从武将起家逐渐积累形成很高的文学修养,但确并没有形成通过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家风,造就了对月对花伤感纯美才情但并不曾艰辛谋生的公子小姐,这个家族做了两件了不起的事情:一件是祖宗作了开国元勋惠及后世子孙,一件是没落后子孙写了本旷世的家族传记《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人物,实际上,可能都归入了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七零八落,散布在各个角落,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高鹗版本的续集,作了一个以梦为主题的了结,艺术化的创作也省却了描述散落各处的凡常生活的琐碎。钟爱红学的人都有一个关于《红楼梦》续集的设想,在贾家被抄的那一刻起,红楼的一切都成了云烟往事,再制造一些跌宕起伏的后续的文学情节,或许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刘心武续集的结论,黛玉投河自杀,王熙凤投河自杀,怎么可能?这是两个实际上挺强的人,一个文学造诣极高,一个来自大家族、被叫做凤哥的人,不到天灭,怎么会自灭?赵姨娘怎么会被编排到要去加害黛玉?曹雪芹要告诉我们的,或许不过就是梳理清楚了的自家家族的往事,记录下家族的人物特点,因为刻骨铭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到了改不得一个字的境界,留下的书稿已是登峰造极,高鹗续集的有点缺憾,也符合《红楼梦》月圆则亏的思想,正好保持《红楼梦》的经久不衰和无限遐想,各种版本的续集可能都只会是让人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