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公司纷纷走出国门,在境外上市并演绎“中国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香饽饽”。但最近,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遭遇“破发”甚至“退市”的尴尬处境,以往炙手可热的中国概念股一下子成了烫手山芋,“中国故事”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动听了。
中国概念股风光不再?
据报道,从2010年9月到2011年5月底,共有38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融资总规模达45.57亿美元。这些企业中以互联网公司为主,但上市后的表现可谓天差地别。有人曾将去年12月8日这一天称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中国互联网日”——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网站优酷网和极具知名度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当当网开始挂牌交易,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将它们分别称为中国版的YouTube和亚马逊。这两家中国公司在那一天的确出尽风头,从上市首日的表现来看,当当网当天报收29.91美元,较发行价16美元上涨了87%,一举跻身当年全美IPO首日涨幅榜前5名;而优酷网首日报收34.38美元,较12.8美元的发行价狂涨169%,成为自2005年百度上市以来,在全美所有IPO中首日涨幅最高的公司。
不过,这股势头却未能延续至今,今年5月以来,人人、网秦、世纪佳缘等公司先后亮相于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再度将这波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浪潮推向波峰,但较之当当、优酷等“老前辈”,这些公司上市后的表现令人大失所望,其中有几家上市后不久便陷入破发的窘境。北京时间5月11日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世纪佳缘以11美元开盘,开盘3分钟后破发。5月12日晚,5月4日才在纽交所挂牌交易的人人网也遭遇了“破发魔咒”,创下13.04美元的新低,较IPO首日创下的20.9美元历史最高价下跌37.61%。再加上当天上市就破发的网秦,5月赴美上市的三家公司都呈现破发之势。
除了破发之外,今年以来,各种关于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业绩造假、违规操作的消息也不绝于耳,今年4月以来,数家美国做空机构接连发布报告,质疑中国上市企业东南融通财务造假,其中包括着名的做空投资人安德鲁·莱夫特。此前他刚和另一名做空中国概念股的投资人卡森·布洛克一起狙击了另一家中国公司——高速频道。北京时间5月21日,盛大科技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宣布不接受盛大科技于4月1日向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提交的恢复交易申请。盛大科技于今年3月16日起因不符合交易规则而被纳斯达克暂停交易。一连串的负面消息导致美国股市的中国概念股遭遇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原本一向以“优等生”形象示人的中国概念股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互联网公司在美“扎堆”上市
导致近期中国在美上市公司问题频出的原因颇为复杂。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眼下全球经济走势并不理想,近期美国股市的总体趋势是向下的。在5月16日到5月22日这一周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较前一周下跌0.66%、0.34%、0.89%,美股已连续3周收跌。5月23日开始,又因欧债危机的负面消息再度大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公司自然会跟随大势同步走弱。
从微观角度来讲,一些中国上市公司自身存在不少问题。在专家看来,某些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股价存在估值偏高的问题。中国互联网公司短期内在美国“扎堆”上市,会使得一些人开始怀疑,这其中是否已产生某种程度的泡沫现象。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是较早提出“泡沫论”的业内人士,他表示:“现在中国概念股的火热很像1999年泡沫时期的情况。区别在于,那时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于美国公司的泡沫,这次则是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中国概念股的泡沫,这必须引起警惕。”
曾参与多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美国纽约国际集团总裁本杰明·卫认为,许多美国投资者在投资时完全是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他们根本不了解那些公司的基本面,而是人为地给它们套上了诸如“中国亚马逊”、“中国Facebook”等颇为动听的美式标签。这种预期在公司上市时可以聚拢足够的人气,实际上,这种类比并无十分确凿的依据。眼下华尔街对于中国公司,特别是互联网股票的追捧带有明显的投机成分。另外,一些存在疑问的财务数据也会令中国概念股的诚信度大受影响,比如,网秦在其招股说明书中称,截至2010年底,该公司在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的份额高达67.7%,其竞争对手奇虎360仅为8.6%。但艾瑞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则恰好相反:奇虎360占61.7%,网秦仅为8.5%。
有人借机做空中国股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在美国存在一种专门靠做空上市公司赚钱的利益链条。实行宽进严出政策的美国资本市场看似门槛较低,但实际上等待各上市公司的是一种猎杀式的、极为严苛的生态监督系统,其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当地投资者、对冲基金、政府、律师事务所、媒体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中尤以对冲基金最为擅长使用做空手法,他们往往先找到一些被认为存在问题的公司,建立空头头寸,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将对那些公司不利的消息散发出去,而这些消息会导致股价暴跌,做空者便可从中渔利。
英国《金融时报》5月26日刊登的名为《夏诺斯:在纽约做空中国》的文章称,吉姆·夏诺斯是纽约Kynikos Associates LP对冲基金的总裁,也是有名的中国概念股看空者,他的最新建议便是做空在纽约上市的中国股票。他于5月25日在彭博新闻网电视节目中表示:“几乎所有中国股票的财务报表看起来都有些古怪,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借他们的股票做空谋利。”
该文章还表示,目前有一些中国概念股的市盈率高得出奇,按每股收益计算,“中国谷歌”百度的市盈率为71倍;门户网站新浪的市盈率为132倍;旅游网站艺龙虽说增长前景良好,但其高达246倍的市盈率简直让人有喷鼻血的冲动。
由此就引发了这样的问题:夏诺斯的建议为何来得这么晚?路透社在5月17日发表的名为《中国概念股 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特别报道介绍道,中国高速频道这家公司在纳斯达克市场很热,在2009年暴涨45%之后,2010年其股价又飙升49%。但这一切都在2011年1月末戛然而止,在洛杉矶经营研究公司Citron Research的投资者安德鲁·莱夫特形容这家公司是一个“幻影”,“它太好了,已经好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污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的卡森·布洛克称,高速频道的股票是一场“拉高股价再出货”的骗局,在莱夫特发表了相关评论后,该公司股价一日之间暴跌14.4%,从20.86美元猛跌至17.84美元,3月11日,该股票被纳斯达克暂停交易时报收11.88美元,4月12日正式被交易所停牌,迄今尚未恢复交易。布洛克和莱夫特等人坚信,他们还会有很多类似的做空机会,“不能只是因为他们来自于中国,就代表你一定会发财。”莱夫特说。
不应一味看空
虽然近期表现欠佳,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不应对中国概念股的后市走势过于悲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战略管理博士、智治基金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近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称,海外上市的中国网络股其实并没有多少泡沫,他写道:“今年随着新浪股价翻番以及优酷市值直逼70亿美元,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问,中国科技股是否处于将要破裂的泡沫阶段?依我所见,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公司的高成长速度至少还能维持3到4年。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已十分成熟并享有高盈利,而且拥有大量现金。随着更多小型中国公司在市场募集资金,最终将带动行业里其他公司成长,未来5年中国的自身发展也将为科技公司提供优良平台。再有就是,市场上仍存在着价格合理的中国科技公司,所谓泡沫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形成。”
中国股泡沫在美国破灭?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