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旨意 [图片]


造物主把人类派到世上来到底是想做什么?
这个世界级的问题很少引发人类认真地去思考。怎样去思考?人类有没有能力去思考?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
如果按照人类自己制定的世界观和思维法则,我们的思维跳不出三界。
回答本文的立意,我想从不同的科学观作为切入点。什么是科学?
现代科学认为:
1、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存在决定意识。一切思维都是“存在”在意识领域中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意识反映对客观存在只是起到次要的“反作用而已。人类一切行为被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所控制。人:定不能胜天。
2、人类认为,宇宙始于大爆炸。物质世界既然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关于物质世界在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前是什么?什么时候结束,结束以后又是什么?人类无法解释。
3、人类“科学”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定义为:是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性规律;寻找事物本质也好,寻找规律也好,科学和科学研究定义的主题都是“寻找”。科学知识体系用于寻找客观存在的物质及其物质存在的方式。就像,我的鞋子放在床下了,我在找它而已。找不找得到,只要它在这房子里,找到它只是时间问题。我找到了我的鞋子后,有了自己找鞋子的成果。显然这种“成果”用现代科学观来解释实质是:什么也没有多,什么也没有少,什么也没有被改变。
发现和利用已经存在的物质造福人类,比如太阳能的发明与利用;新元素的发现和运用;物质纳米和夸克单位被证实;若干的诺贝尔成果等等,都没有跳出原来物质存在自然表现形态。这种探索和利用是人类寻找自己没有发现,但实际已经存在的东西的意识和方法,物质世界没有发生任何量与质的变化。只是人类给找到的东西的起了个名是“科技成果”而已。上帝造不是为了向人类隐瞒什么,才造就整个客观物资世界。所以,人类寻找已经存在的东西不是上帝造人的旨意。
4、而“科学发明”人类定义是:创造出新的物品和方法;
“科学创造”的定义是:开创或制造出新的事物。这两个概念的主题是“创造”。
按照人类自己规定的逻辑思维方法,人类给“科学”和“科学发明创造”所下的定义是一个逻辑悖论。
如果我们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用的是原来的砖瓦和原来的材料建造了一座新房子。你会发现,以前的东西一样没少,以后的房子一样不多,只是物质的物理形态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这不是发明和创造
在化学反应中,旧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这种转换,是物质内部最小粒子结构重新排列所致。由于生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位置和排列的改变,使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在本质性能和存在的形态上产生了转换。这种反应和转换,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客观世界的物质总量,也没有超越物质原有的存在方式,更没有突破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的束缚。
人类科学家认为,生命是靠阳光和水维系。最近的微观科学发现,在海底3000以下的火山口,终年不见阳光,且温度在3000度以上,居然有生命迹象。人类无法应对以前的科学结论。在无穷小的微观世界里,人类始终都是站在科学的大门外,完全没有入门。因为人类没有跨入真正的科学领域,人类才很悲观地说:“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人类现代思维还是没有跳出“三界”。
所以,人类在自己制定的科学——“寻找和探索”观念指导下,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不可能增加和减少物质,不可能发明和创造新物质,不可能改变客观世界任何存在形态和存在方式,思维也跳不出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的控制。
渔还是在水里游,鸟儿还是在空中翱翔,老虎还是食肉动物,羊还是吃草,太阳还是东边出西边落。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
发明和创造在哪里?
5、人类在“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科学观指导下研究物质世界,得到结论是:世界上的物质永远是恒定的,不多也不少,旧物质灭了一定产生相同能量的另一种物质物质。(原来的物质和分解化合成另一种物质,都是客观世界里原来就存在的物质,而不是什么新物质。)
人类的科学观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明创造
上帝造物是非常神奇的。而人类却不能真正去理解上帝的旨意。改变人类自己设定的思维模式,站在上帝主的角度去思维!这个问题真的很精彩!
从新立意: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发明创造!
站在上帝的角度从新思考,用造物主的思维观指导我们的行为。找到造物主生成物质的源头和造物的方法,才能真正创造新物质。这种新物质才能打破原来客观规律的束缚,以从来没有的物质形态和方式存在。而这种完全不同于自然界,不符合原有的自然规律的一种全新的物质。才是真正的发明和创造。
当人类真正进入科学领域,掌握造物主发明创造的本领,那么人定胜天
这就是上帝的旨意。造物主把人类派到世上来,就是让人按照上帝的思维,用上帝的方法造就新物质,真正掌握物质世界的现在和未来。
那时候,鱼儿会在空中翱翔,鸟儿在水中嬉戏,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太阳,随便从指挥它从哪个方向出来,从哪个方向落下。……
“科学”就应该是“反映和掌握与现实世界各种现象原有本质完全不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是找出与现实事物本质完全不相同的本质和规律。“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随意增加和减少物质,随意改变物质存在的形态和方式,创造出现实客观世界完全没有的新东西和新方法。
只有改变现实科学主题“寻找”的观念,才能形成真正的创造性主题的“科学”思维模式。用造物主认为正确的观念,人类才能找到“物”的源头,只有正确使用造物主造物的本领和方法,才能创造出与客观世界完全不同的新物质——一种全新的,不同于客观现实的物质
啊!真正享受到在精神领域里的自由和民主,身心才是真无比的快乐。这太奢侈了。只有造物主给你造就了这种基因后,你才具备超越现实的本领,你才能够在思维的海洋里自由地驰骋。当你的思维能与上帝交流的时候,才真正享受到了这种精神上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上帝用什么方法造物呢?
阴阳合一,一分为二都可以解释现实世界。造物主用辩证思维和“二分法”,建好了现实的客观世界。既然是造物主使用的方法,人类理所当然的可以延用。有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去掉很多外在条件,单纯地把女人的子宫看作是宇宙,那么生命的源头就是阴阳结合的干细胞卵泡,(谁都知道干细胞再造细胞的母细胞。)这个微粒子在上帝的旨意下开始分裂增长,直到形成完整的生命体。所以,阴阳合一,一分为二,都是上帝造物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解释现实和未来的万物。
上帝造物是需要源材料的,物质的源头在哪里?
造物主没有按照一个模式把人类全部都造就成富有和善良,那是因为上帝需讲因果,需要感恩。既然事出有因,怎样找到造物主造物的源头?
无穷小的微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微粒子的聚集和延续找到一条通道,沿着通道走到造物主的源头?我们应该从新思考。
我家老爷子用古代金字塔解释了现代直销的商业模式。塔尖是庞大直销系统的源头。他让我用直销双轨制发展下线的模式反向思维,既然单个的上线,按照双轨道可以发展为无穷多的下线,无论从最底层的下线的哪一条路开始往上寻觅,一定能找到发源地。
我们认定构成客观世界中无穷多的微粒子都是“直销网络的下线”,我们通过这些下线,反向思维,定能找到源头上的那颗“源头粒子”.这是一个最大的   X 中间交界点就是物质源头,下面是客观世界,上面是新物质。如下图所示:
图片
    上帝说:“大红色是物质源头,蓝色是用二分法造出的现实物质世界。人类就按照我的思维,用我的方法造出你们想要的新物质吧。这就是我造人的旨意。这样,你们自己就是神,你们就一定能安排自己的命运,成为真正的造物主。”
我在此用爱因斯坦的语录说明一个真理“只有在上帝写的书里,才看得见上帝的旨意。
爱因斯坦说:“我不是无神论者,也称不上是泛神论者。我们就像是个进入一座大型图书馆的小孩。图书馆里藏满了许多由不同语言写成的书籍。这个小孩知道,这些书一定是由某()人所写,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写成的。这个小孩隐约地感觉到这些书的排列,彷彿依据某种神秘的规则,不过不知道是什么规则。对我来说,似乎就连最聪明的人对于上帝的看法也是如此。”
可惜,爱因斯坦已经走到了上帝的书柜面前,然而可没有翻开上帝写的书。所以不知道上帝是怎样安排和改变着人类的命运。
在人类的长河里,出现过很多被公认的所谓“天才”,那只不过是上帝造就的“精灵作品”展示给人类而已。牛顿和爱因斯坦就是上帝创造的小精灵。这些精灵都有一个特性,就是最后可以感悟到世间的很多现象只有上帝才能解释。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但是对于客观世界很多的自然现象,用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无从解释。他最后放弃科学研究进入神学领域。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
爱因斯坦说:“量子力学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正确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了很多,但它并没有引领我们更接近上帝的秘密。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掷骰子。”“我想知道上帝的构思;其他的都只是细节。”“上帝不为我们那些数学难题而费心。祂(称上帝的第三人称代词)信手拈来,将万物合一。”“真正使我感兴趣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有没有别的方案可选。”
上帝把他的旨意托付给人类最聪慧的那个人,我坚信,这个人的思维能与上帝相传递,他随口说出的就是上帝的旨意。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