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第一文物的石鼓文


被称为中国第一文物的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 从书法上看,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由于石鼓文刻于花岗岩石上,与金文有较大差别,具有明显的动感,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所以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鼓文因此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石鼓文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现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