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国债上限无法实现美国经济自救(7月12日)


 

突破国债上限无法实现美国经济自救(712日)

 

关键词:美国经济  国债上限  货币政策  软绑架

 

2011年仲夏,美国财政部试图打破国债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让国会允许自己可以借更多的债,这似乎已经成为上自美国总统,下至政府高官共同全力面对的任务。那些债或许会用于庞大的反恐与海外军事基地的军备开支,也许是为了保持臃肿的政府公务员的饭碗,让政府不至于关门大吉,或许是为了维持其侵略性的理财与经济政策。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已向奥巴马表示,他考虑在国会就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达成一致后提出辞职。不要认为那是迫于压力,更不要认为那是引咎辞职,那从更大的意义上讲,是类似于功成身退。

借钱消费、借钱投资、借钱发动战争、借钱去掠夺别人的资产与资源,这就是美国人的商业逻辑与生存法则。任何人借钱给美国,都可能是在支持美国的这种策略,至少是帮助其维持这种状态。假如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胁迫,至少说明自己处于心理弱势状态难以自拔。

 

不管是否出于自愿,一旦有了这种借贷关系,就意味着债权人内心希望自己的债务人不要混得太惨,至少要能保证归还自己债务,让自己的债务不至于缩水,但为了维持这种基本要求,不惜让自己的对敏感的国际事务的态度上,在对第三方的利益索取上,在政治与军事、文化与价值观上,都要放弃自己坚定的立场,而尽量求同存异,不发生冲突,跟其保持协调一致。并进一步在国债购买的事务上,继续无奈地承接,而那些御用文人、学者型买办纷纷在媒体发表如此做的合理性、必要性以及无可选择性。

所以,中国的主权被沦丧了。——这个才是对中国最大的隐忧。

 

奥巴马政府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不仅是寅吃卯粮,而且是山穷水尽。

不多借钱政府就要面临对内关门大吉,对外信用违约的风险,美元的国际地位与美国的国际声望就会继续折扣下去,美国的负债压力越大,美元的地位就越堪忧,只怕是到那时候,即使国会认可了增加国债的方式,国债也卖不出去。

因为如此贬值会让那些持有美元国债的“老主顾”们,对握在手里的债券含金量缩水而忧心忡忡,更不要说继续增持美国的国债了。

如此似乎只有让美联储包销了算了,国会授权财政部发行更多的国债,而国债一转手到了美联储,这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美联储发挥的是央行的职能,因而所想到的办法就是继续开动印钞机,印出更多的纸片,那些纸片片流出之后,继续稀释美元的含金量。因此,突破国债上限,并没有让美国经济实现自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美国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应对这个困局,那就是开始利率紧缩周期,让美元进入到加息通道。用市场的手段,提振美元的地位。

加息之后,首先是国内的流动性将有一部分回笼到金融系统之中,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其次是而当外界判断美元回笼的趋势形成,就会对美元重拾信心,更多地进行美元投资与面向美国的投资,发行国债猜能推销的出去。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其实美国国会从本质上,并不反对提高国债的上限,而是担忧发了国债,却卖不出去。或者是发出去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事无补。

假如美国用加息促使国会通过国债的增加议案,然后再用持续几次加息的方式确保国债发行顺利进行。定可以在美国继续推销国债,并可以让那些在世界各地肆虐的美元返回美国本土“勤王”,客观上起到拉动美国经济走出低谷的事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然,我不是美国政府的幕僚,更不会为美国人的利益去殚精竭虑。我只有为中国的利益最大化殚精竭虑的责任与义务。

美国的事大体与中国无关,貌似我们可以用隔岸观火的态度去看热闹,实质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一旦美国的国债上限被突破,美国财政部得到发行更多国债的授权,一方面会导致美元的继续贬值,中国持有美元的国债与在美国的投资缩水,同时美国势必继续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地向中国推销他们的国债。

 

明知对方不讲信用,明知买了之后不仅不会升值甚至会贬值,中国依然无奈地购买美国的国债,这本身就有被软绑架的意味。而中国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的那些资金,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或者是来自民间,或者是来自国家外汇储备。

不管是来自什么渠道,都是中国同胞用劳动、血汗以及资产资源换来的。

对此软绑架,我们只有一声叹息!

 

贾春宝

2011712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