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抢占人民币期货交易先机


CME抢占人民币期货交易先机
金融创新不是书生的空谈,而是要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交易者提供公共产品和相关的服务。在这个方面,美国的交易所走在世界前列。涉及到中国的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在中国国内还连谈都不敢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美国人抢占先机,通过对交易产品的革新,满足市场的需求,相比之下,使得中国在这方面的落后更加明显。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集团)——全球最大期货交易所运营商正在对其人民币期货市场进行重大调整,计划推出一系列新合约,以满足市场(机构和零售市场)对人民币不断上升的投资意愿——以加快进军国际外汇市场的步伐。新的衍生品将参照目前在场外交易市场私下买卖的合约设立,将从20118月份开始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平台交易。CME集团将推出完整的美元/人民币合约及一个E-micro(小型电子)版本。这些新合约将成为CME集团于20066月推出的现有人民币/美元期货合约的一部分,均将在CME Globex进行交易,也可通过CME ClearPort用于大宗交易和期货转现货。
CME集团新人民币期货合约的报价形式将以银行间市场为准,反映的是每一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值。新合约将于822日(周一)正式推出。于20119月交割,将在CME国际货币市场(IMM)进行交易。
CME集团对于人民币期货合约前景非常乐观,主要是基于该集团以往在其他新兴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如俄罗斯卢布和巴西雷亚尔的期货合约,这两种产品的交易量在2011 年头几个月分别增长了350%450%。新推出的人民币期货合约将通过该集团在芝加哥的平台进行清算。
CME集团提供一系列全球性的创新化产品,包括54种期货和31种期权合约。2010年,CME的外汇交易量为日均930,000份合约,比2009年上升了49%,相当于名义价值日均1200亿美元。E-micro日均外汇交易量在2011年第一季度为6,900份合约以上,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近109%CME集团的E-quivalents网页免费提供实时报价。
CME集团在清算业务上面临来自新加坡交易所的竞争,后者即将开始为亚洲新兴市场货币的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提供清算服务。另外,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也计划在2012年底前推出相关清算服务。
鉴于人民币在朝着可自由兑换的方向发展,而且人民币在香港的交易量也越来越大,CME集团开发了这些创新化的新(人民币)期货合约,以进一步让我们的客户能够更有效地管理货币风险,同时降低交易所交易产品的对手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市场对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中国的交易所理当同步推出一些对冲风险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国内交易所为国内企业和公民提供人民币风险对冲工具,我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金融衍生品,在某些不学无术的人看来,就是洪水猛兽,连谈都不能谈,所以,在对冲人民币风险方面的金融创新就成为一句空话。以至于在外汇市场这个全球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市场上,中国的企业基本还没有入门,在遭遇外汇风险的时候,完全是被动挨打。
有兴趣的专业人士可进入该集团网站了解其业务:http://www.cme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