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公布了2011年上半年财政收入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26.03亿元,增长31.2%;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3554.78亿元,同比增加929亿元,增长35.4%(据新华社)。
分析数据不难发现,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31.2%,GDP增长9.6%,前者是后者的3.25倍;个税收入增长35.4%,居民收入增长7.6%,前者更是后者的4.66倍。
财政收入猛增让我们看到的是:财政收入增长不仅把GDP落下很远,把国民收入更是丢在了望尘莫及之位。虽然税收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在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政钱袋日渐鼓胀并不必然导致民生福利日渐丰厚;相反,过度藏富于政府,却可能意味着纳税人购买同等水平公共服务所需支付的价格越高。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过快,民众生活广受负面影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反而因此得利了。于是,人们少不了要怀疑:既然政府能从通胀中获取更多税收,控制通胀时会否投鼠忌器,舍不得下重手救民于物价水火呢?再者,个税收入增长幅度是居民收入增长的4.66倍,如此矛盾的数据对比,难道不是一种“与民争利”吗?
一边物价上涨过快,另一边税收增幅过大,在此夹缝之中,则是挥之不去的民生焦虑。如果说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时,国家财政拿走的份额过多,公众至少有权要求政府部门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获取更高水平的公共福利。然而,行政浪费、灰色腐败等又成为民众更大的焦虑。别的不说,光是公开“三公”消费都这般困难,在财政收入快增与民生福利丰厚之间,要怎样才能画上那个等号呢?
作者:舒圣祥
财政收入增长,谁高兴谁又焦虑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