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天津非合并不可了


柴福洪
 
去年暑期来京小住,今年暑期再次来京,目睹北京城市发展。从街道、车流、人流看,从居民区、菜市场、商务区人流身影看,北京人口膨胀已成事实,常住人口已达1961万,而且,人口在继续增长。政策上的户籍限制,限制不了农村人口进京谋生的脚步,北京也少不了农村人口的劳动与服务。
 
北京人口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治总部、军事总部、经济总部、金融总部、央企总部、文化总部、人文总部等总部资源集聚的效应。如果要减轻北京人口集聚压力,就要减少总部资源,实行总部搬迁。
 
在现有体制条件下,实现总部搬迁是不可能的。一是北京市政府不答应;二是总部决策层不答应;三是北京人不答应。因为,总部集聚决定经济资源集聚、劳动产出集聚、财政收入集聚、就业岗位集聚,减少集聚就必然减少北京户籍人口的福利。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决策者主观上,只是不同意人口集聚,但希望经济资源集聚、劳动产出集聚、财政收入集聚、就业岗位集聚。
 
客观上,自然条件不允许北京市人口集聚,北京人均年可利用水资源量已降到1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人均年1000立方米的国际水紧缺警戒线,北京已成为世界上最缺水的特大城市。道路与机动车矛盾、人口与住房的矛盾等已经发展到极点。如果北京不采取分流措施,只有一条路可走——限制北京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如户籍限制阻止人口流入(与流出),同一居住地人口社会差别待遇,限制购车权,限制用车权,限制用水权等等。
 
为缓解北京人口集聚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北京市与天津市合并。
 
北京市与天津市合并,好处有:
1、在北京市与天津市城区之间开劈出一块几千平方公里的可用土地。
2、两市资源共享,再定城市功能区域,北京有了出海口和海水资源。
3、两市都是直辖市,行政级别相同,卫城向主城区转向是理所当然。
4、北京的国家经济总部、央企总部,迁入北京与天津之间新建城区。
5、在北京与天津合并之后,试行城市群管理,探索新城市管理模式。
6、探索特大城市户籍与社会管理开放、自主管理的可能性、可行性。
7、探索人居环境与社会管理环境良性循环,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索取。
8、把北京与天津建设成中国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典范,引领中国经济。
9、北京与天津合并,是矛盾最少,阻力最小,契机最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北京市与天津市合并,两市行政区划可以重新设计,社会发展空间将得到较大的拓展,经济建设有可能又有一个大的发展过程。唯一的缺点就是省级干部职数减少了几十个名额,其他的都是好处。
 
北京市与天津市合并后的名称就叫“京津城市群”(原来两市之间有一块地方由河北省所辖,此地行政关系不变,就作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按大城市规划和建设),待“京津城市群”建设取得一定经验后,再把上海与南京建成“沪宁城市群”,把广州与深圳建成“穗深城市群”。力争让三大城市群集中全国40%以上人口,GDP占全国70%以上的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201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