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特殊世界纪录


  就连大部分的台湾人都不知道,台湾保有过一项特殊的世界纪录──从一九四九你年持续到一九八七年,长达三十八年不间断的戒严状态.

  很多国家有戒严法,很多国家实施过戒严,却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曾经处在这么长的戒严状态下.理由很简单,戒严是「非常状态」,是为了应付高度危机,危机过了,当然就要恢复「正常」了.

  会创下这样的世界纪录,源自于当时国民党政府采取的基本态度──坚持自己拥有全中国的主权,不承认在北京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这样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领土都被「占据」了,当然是在危急不过的局面,只要这个局面不「解除」,就有理由维持戒严.

  长期戒严还有另一个连带的不得已.坚持主权与「法统」,使得国民党绝对不能修改,更不能放弃「中华民国宪法」,然而「中华民国宪法」开宗明义谈「国土」就和现实差距十万八千里,更不必讲后面规定的人民主权行使方式了.「中华民国」实质上只拥有「台湾省」,到哪里去找理论上该由「三十五省代表」所组成的「国民大会」和「立法院」呢?这方面的条款,只好靠戒严来予以冻结,才能符合现实.

  当然,长期戒严还有更重要的具体需要──那就是退居到台湾的国民党,如同惊弓之鸟,不能承受任何政治上的风吹草动,要在手上掌握一切的工具压制真实或想象的敌人.

  最可怕的敌人,当然是海峡对岸的中国共产党,因而戒严下主要的副产品,也就是对于「红色思想与组织」的严密监控.在戒严下,国民党采取了「宁可错杀一百,不过错放一个」的神经质反应模式,到处调查、搜捕「匪谍」.

  戒严时期常见的标语之一,是「匪谍无所不在」,另一个是「保密防谍,人人有责」,这两个标语落实为作法,可就害惨了许多人.既然相信「无所不在」,任何被怀疑的对象,就很难证明自己不是;既然「人人有责」,也就变相鼓励大家互相告密,甚至以告密做为对付别人最有效的方法.

  戒严同时取消了「宪法」上对于人身自由的种种保障,也取消了正式法律程序的必要.进而使得在戒严中被怀疑、被逮捕、被拘禁的人,完全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是生是死、是关是放、要关多久,充满了不确定的任意性.

  虽然国民党当年一直不断宣告:「戒严法只执行百分之三」,但戒严下政治犯的恐怖遭遇,在社会间秘密流传,让这样表面的「宽大」缺乏说服力.尤其是随着两岸隔绝愈久,看起来「匪谍」指控的具体证据愈薄弱.也就愈来愈多人感受到:那些被折磨、被处死的政治犯,不是穷凶恶极的「罪犯」,而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左派思想的信仰者;要不就是单纯无辜被陷害或被误抓的人.

  戒严防堵不了社会对于政治犯的同情,戒严多存在一天,对于国民党的不满与仇视就多一分.台湾民主的重要动力来源,正就是对于戒严的批判,国民党可以把写文章批判戒严的人抓起来,把刊登文章的杂志关掉,却无论如何消除不掉社会上对于长期戒严的强烈反感,以及比反感更强烈的──荒谬感.

  至今,戒严时期的种种荒谬作法,仍然是国民党要争取选民信任的包袱.马英九清楚知道这份包袱的沉重份量,也清楚这段历史随时可能被政敌用来当作现实武器,所以他会利用不同的场合,不断表示反省与歉意,追思这些当年受迫害的人,安慰还存在的家族成员,同时表白──国民党记得这些错误,希望大家相信:因为记得,所以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