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人民币成中国经济“灾害险”?


从在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打压中资股,到做空人民币风潮涌动,从去年年底开始,全球“做空”中国的力量开始集结,并于今年上半年轮番发力。

  种种迹象显示,外资“空军”做空中国的背后,是押注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人口红利论、经济减速论、通胀论、房产泡沫论、地方债风险论等各种看空中国经济前景的言论不绝于耳。对此,也有相当一部分外资机构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一段时间内或呈温和回调趋势,但“硬着陆”的可能性很低。

7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开始提供一种全新完整规格的人民币期货合约,针对零售和自营交易员的微型合约也将在该所全球电子交易系统(Globex)交易。分析人士认为,这为做空人民币的海外投资者提供了新“武器”。高盛6月20日发送给对冲基金客户的一份邮件后经海外媒体曝光。该邮件显示,高盛驻伦敦银行家詹姆斯·韦斯特伍德建议客户退出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NDF)的看涨交易。海外对冲基金做空人民币的主要手段是向投行或在人民币NDF市场直接买进“按某种价格卖出人民币、买进等额美元”的期权合约。合约到期时,假如人民币对美元依旧升值,投资者可选择不履行合约,只需付出一笔相当于期权额度1%-1.5%的期权费;但假如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期权合约投资者履行合约的获利则约在15%-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