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于是,大学者,乃追随大师而学也,几乎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其实,梅贻琦先生所言大抵只说对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林语堂先生曾言: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图书馆的大小。
   
斋主认为林语堂先生所言极是,因为他道出了大学的根本。倘若将梅贻琦先生所言与林语堂先生所言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大师+图书馆=大学,那么,我们对于大学的认知就会更加全面。一个大学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大师的多少,但是一定取决于其图书馆的大小。
   
一个大学可以在短期内建立起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建筑,但是,绝不可能在数十年内就建立起真正一流的图书馆,因为文献资源的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可以说,一个大学的文献资源的积累有多深厚,其学术与文化的积累就有多深厚,图书馆是大学发展水平的标志。
   
仅从图书馆这一项指标上,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如是说来,即使是藏书量遥遥领先于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以780万册计算,其藏书的种数大概也就只有200万种左右,与美国研究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量相比。应该排在80位之后,其他的大学图书馆就更不用说了。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大多是国际化的,而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基本上是本土化的,即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外文文献的数量所占比例非常小。这也是我国大学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国的大学图书馆中,没有几个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种数和藏书质量能够超过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我国绝大多数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尚且不及哈佛大学的一个东亚图书馆的藏书。又谈何世界一流?!
   
至于数字资源,其中的差距就更大,在此不必赘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50年内,中国可能也不会有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中国的大学大多不知道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中心作用,当然也就不知道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所谓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基本上是在瞎掰或者忽悠而已。

注:此文来源林语堂老师的相关文章,在此向林语堂先生拜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