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水源周隆重举行在狮城


第四届
李显龙总理(左)在水资源周的对话会上。
 

李显龙总理(左)在水资源周的对话会上。
李光耀(左二)向巴纳德博士(右二)授奖
 

李光耀(左二)向巴纳德博士(右二)授奖
李光耀(左二)向巴纳德博士(右二)授奖

新加坡7月6日讯为期五天的第四届“新加坡国际水资源周”近日在狮城新加坡举行,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参展商以及水务专家出席。另外,会议还邀请了一些国家的政要出席。

众所周知,在全球不断发展,各项资源越来越紧缺的今天,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已经成为关乎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面积只有70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万的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就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长期以来不得不从邻国购买水以维持国民的生活以及生产需要。但是受制于人的被动和仰人鼻息的敏感不仅伤害了新加坡人的自尊,更成了制约新加坡发展的瓶颈。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新加坡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是把水资源的改善视为一种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战略性要务来抓,并动员全国之力去完善整个水供系统,从而使新加坡在建国45周年之际,通过收集雨水、淡化海水以及纯净生活废水等基本措施,基本上有了自己的独立水供系统。

正因为新加坡在水资源问题上有着切肤之痛的经历,所以在分享自己在水务问题处理的成功经验方面才显得积极而有诚意。“国际水资源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起的,至今已举办了四届。

而且为了表彰国际上在水务处理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团体和个人,新加坡政府还特设“李光耀水源大奖”,去年的大奖得主是中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

在昨天举行的“国际水资源周”对话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面对1500多位与会者再次强调,对于新加坡来说,水不只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而是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因素,因此为实现水供自给自足的目标,新加坡政府和全体国民一直都是不遗余力地努力着。为此,新加坡自建国以来就不断地修筑蓄水池、建造阴沟系统以及扩大集水区面积。而在制定水资源政策方面政府更是从不懈怠,甚至意识超前,每当有新技术问世即刻投入使用。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政府非常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分享水务处理方面的经验并输出相应技术。但同时李显龙也强调,对于许多面对水资源问题的国家来说,主要的挑战不是技术或者经济问题,而更多的是政治和社会问题。李显龙以新加坡为例,说明政府在管理和处理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民众和社会的支持,以保障水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李显龙说,一般来说,世界上各国和地区通行的对水如何定价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水应该是免费的;二是政府对水价提供大量补贴;三是如新加坡目前的做法,使收费反映出生产每一滴水的经济成本,并同时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直接补贴。

与此同时,李显龙认为,光靠水价来调控并不是一项完整的策略,而必须把节水变成一种信仰,笃信每一滴水都是珍贵的。即使节约用水可能很麻烦,或者经济上不是很合算,但是一定要让民众牢记要把每一滴水都当成十分珍贵的东西来看待。

“李光耀水源大奖”颁奖晚会昨晚也一并在狮城举行,来自加拿大的巴纳德博士从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手中接过第四届李光耀水源大奖。巴纳德博士发明了以天然微生物来处理废水的方法,得到全球供水回收厂家的广泛采用,使得巴纳德博士从全球29个国家的72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第四届李光耀水源大奖的得主。

水源大奖提名委员会认为,巴纳德博士所研发的项目以可持续的方法提升了水质和保护自然环境,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巴纳德博士发明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以天然微生物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以确保被排放到湖泊与河流中的水质洁净无污染,不会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同时促进了水的再循环使用。在巴纳德博士发明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之前,一般的供水回收都是使用化学物质来去除氮和磷,此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而且成本也高出许多。

 

 



文章推荐: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访沪 交流加强文化合作

            新加坡推出洪灾短信预警

            新加坡国新际化域名注册将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