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十二五”的精彩开局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通胀数据节节高涨,减速声音随之四起,货币政策从紧,大型企业发展势头减缓,中型企业差强人意,小型企业则较为困难……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重半年。半年已经过去,我县经济发展是否又好又快?一项项催人奋进的数据给出了肯定答案。

  上半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三年实现全面小康、五年挺进全国百强”的工作目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抓重点、破难点,全力做好保增长、转方式、促发展工作,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双过半,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国内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的大背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应对,重点突破、重拳出击,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有力措施,全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完成财政总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59.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43%;规模工业实现开票销售78.4亿元,同比增长31.2%;实现入库税收5.36亿元,同比增长53.5%。据市有关部门统计,我县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农业农村工作在抗旱防汛中扎实推进,农业又夺丰收,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在工业用电短缺难题下,我县创新举措,强化保企业运行,取得较好成效,工业用电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全口径工业用电量5.42亿度,增长48.65%,增幅位列全市第一;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3.2%提高到68.7%,增加5.5个百分点。

  两大园区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升、民营经济继续快速推进、新增长点顺利投产达效。县工业园实现开票销售25.4亿元,同比增长60.7%;实现入库税收2.79亿元,增长53.4%。县沿海工业园实现开票销售58.2亿元,实现入库税收4.83亿元。1至6月份,全县共新增私营企业2254户,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112.7%;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485户,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110.3%;新增注册资本83亿元,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133.8%。列入市重点监控的13个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上半年实现开票销售8.5亿元,新增开票销售3.6亿元。

  特色产业后劲十足

  泵阀机械产业和盐化工产业是我县两大特色产业,在主体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支柱地位。今年以来,我县不断深化“四有三聚”要求,在特色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上做文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领军企业招引工作实现新突破。泵阀机械产业,上半年新签约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两个:中国宣达集团投资5亿元的特种泵阀项目,中国超威集团投资5亿元的年产1200万只蓄电池项目。盐化工产业,在谈10亿元项目1个:马鞍山金星化工投资的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引进了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两个:浙江吉华和德国拜耳合作的H酸项目,浙江车头制药和日本住友共建的原料药项目。其中,H酸项目采用拜耳公司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将建成国际领先的H酸生产基地。

  推进省级以上品牌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重点培育“专、精、特、新”的先进制造业。苏盐阀门管件厂的“苏盐”牌商标,获省著名商标;海源机械公司的“海源”牌、力达泵业公司的“力达”牌商标,获市名牌产品。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省级泵阀产品检测中心及研究院,已得到省质监局认可。盐化工产业研究院运转良好,上半年完成“江苏省化工园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科技公共服务中心”材料的申报工作,正待审批。公共检测分析平台建设已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组建了检测分析室、分析纯化室、有机合成室等专业化实验室,正准备申报“省级监测分析中心”。

  金融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县工业园大力发挥桥梁作用,加速推进银企对接。成立融资担保中心,积极与江苏银行、昆山商业银行、永诚融资担保公司等相关金融单位沟通合作,帮助中小企业贷款。为更好开展融资和服务工作,今年3月份,县沿海工业园出资成立了滨海沿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现在,公司正积极为八巨、清泉等企业开展上市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邮政银行三家金融机构也已先后入驻沿海工业园。

  服务业发展提速提效

  一直是我县经济发展“短腿”的服务业,目前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发展的势头十分看好,贡献的份额不断增加。上半年,全县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年目标的5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年目标的48.4%;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29.2%,占全年目标的42.6%;服务业地税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59.4%,占全年目标的60.2%。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速提效。

  服务业集聚区组织机构建设加快步伐。县沿海工业园成立了服务业集聚区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目前,整个集聚区正在积极建设之中。强化集聚区组织机构建设,该园计划成立一套专门管理班子负责集聚区的运作,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成立化工交易市场董事会。

  服务业招商质量不断提高。以组织开展城建和服务业专题招商活动为抓手,先后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家居广场项目、投资3000万美元的滨海港商贸城项目、投资5亿元的滨海港物流项目、投资5亿元的4S店汽车贸易商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鑫鼎国际广场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落地,促进了服务业整体提档升级。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业集聚区招商工作,先后引进了县三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滨海三化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滨海美迪信化工贸易有限公司、金海宏业石化滨海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