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棋盘我的米粒


      好几年前在《第一财经日报》副刊开了个专栏“财富随笔”,专栏开出不久受到了《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的关注,许多文章被转载,更多的是被一些网络纷纷传播。想来,我写的这些文章还是很受欢迎的,于是,我想精选一些结集出版,好让更多的读者阅读享受。

   我所写的“财富随笔”主要还是随笔散文,不是技术性的理财文章,文章中还带有许多理财、励志的经典故事、寓言,读来让人在轻松随意之中会明白许多道理。

   譬如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富翁要给你钱,有两种选择,1.一次性给你100万元。2.今天给你1元明天给你2元,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问你选哪一个?我们许多人会跟我一样没有耐心,不愿等待,更轻视1元钱的力量,多数人会选择一次性获得100万的。可是你知道如果你选择2的话,你却可以在第30天获得5亿多元呢!这又让我想起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讲过《米粒棋盘》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发明了一种游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围棋。后来,因为他的发明而得到了国王的嘉赏。国王说:“你想要什么,说出来,我都赏赐予你。”老人说“我只想要一棋盘的米粒。只要在棋盘的第一格内放一粒米,以后的每一格所放的米粒数是前一格的两倍,依次类推,把64格棋盘摆满即可。”国王哈哈大笑,要换赐老人一大箱金银珠宝。老人却坚决要王赐给他这一棋盘的米粒。于是国王便命令粮官赐粮。可是,一炷香功夫不到,粮官便满头大汗,诚惶诚恐的禀报王:“国家粮库的米子尚摆不满半盘棋子。”国王有些不解,粮官把个中原委说了一遍,国王大惊,连称这位老人太聪明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家知道放满整个棋盘64个格子,在最后一个格子中需要放2的63次方个米粒,这是个天文数字。所以,我们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到底会怎么样,今天,我们关心的也许只是这个故事所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每个人听完相同的故事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的人都会为棋盘上米粒的数量感到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应用于投资于理财,就会使我们不得不为复利的威力而折服。举个例子:如果你现在有一元人民币用于投资,假定每年以100%的复利计算,你知道63年后你有多少钱吗?答案也许很简单:2的63次方元,但这到底是多少钱呢?9.2234 X 106万亿元人民币,以人民币兑美元的外汇牌价6.5折算,则是1.418985 X 106万亿美元。而2010年全球GDP总量为62.2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你所拥有的财富是2.417429个2010年全球GDP总量。换种说法,你的财富也就意味着在现在的购买力水平下,你可以轻轻松松的买下整个地球,还得赠送你一月球,如果地球人对其他的星球具有控制力的话,你还可以考虑下一块收购。当然,100%的收益率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退而求次之,我们假定10%的收益率,从开始工作的第一个年头,你投资1万元于基金或者股市,在40年后,这笔财产将达到42.259万元,也就是达到42.259倍。那么如果你每年拿出1万元用于投资,仍然是10%年收益率,40年后,你的财富将会是多少呢?442.59万元!10%的收益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且,在现在的经济环境里,更有许多可以投资的渠道:基金、股票、黄金、期货、期权以及外汇买卖等等,这些都应该是你的棋盘,而你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元收入都是你的米粒。所以说,米粒棋盘,无论是棋盘上的米粒还是米粒下的棋盘,财富的增长总是在棋盘与米粒的博弈中实现,你的棋盘由你选择,你的米粒自然也由你做主!

  有一些文章是写我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感悟,譬如《如何打开朝墙的抽斗》,是我很小的时候在姑父家的生活印象,且又有做老师的姑父的启迪,于是,这种感受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种烙印,于是,姑父的教诲就会永远铭记在我的心头:神秘感促使你有所发现,好奇心促使你有所追求,惦记着你的愿望你会去创造,憧憬着你的梦想你会更勤奋。类似的文章还有《财富的欲望》、《解决别人的难题,成就自己的财富》、《如何掂量财富的价值》、《投资的快感》、《财富的母亲》等等。此外,《养蜂人的秘密生活》是我阅读了一部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以后随想而来的,《蜜蜂的秘密生活》说的是一个叫莉莉的女孩,她就像一只失去蜂巢的野蜜蜂从小没有了欢乐。十四岁那年,莉莉带着唯一真正关心她的黑人保姆罗萨琳来到一个叫“蒂伯龙”的小镇,被善良而古怪的养蜂人月份姐妹收留,又好似蜜蜂回到了蜂巢。于是,小女孩心中的阴暗情结得到了救赎,得到了疗伤,生命重新被点亮。而我小的时候也恰恰有过类似这样的一段生活经历,从小说到现实生活,我的感慨油然而生,原来人是可以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你最亲密的人的。这类文章还有《没有鱼鳔的鱼是如何拥有海洋的》、《节俭就是财富》、《手表的美丽》、《想成为富翁的华子》、《鞋匠阿林最后的财富》以及《扔掉爆炸的热水瓶》、《迟开的金桂花》等等。《没有鱼鳔的鱼是如何拥有海洋的》、《想成为富翁的华子》和《鞋匠阿林最后的财富》值得我在这里提一提,这里面写的都是我生活中的朋友在人生与财富的路上打拼、搏斗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故事不亚于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的故事那么惊心动魄。《当年的盲人孩子》、《西北的同学》、《节俭就是财富》、《手表的美丽》则是写我的小伙伴以及我的同学在财富之路上的一些片段。同学的友情堪比兄弟之情,随着岁月的增长有时候回想起儿时候少年的事情来尤其让人感慨。《节俭就是财富》中的陈农同学我们至今往来依然十分密切,他在上海读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上海或南下广州工作的机会,决然回到生他养他的西北工作。他学的是经济学,按理去做更挣钱的工作才是他的最佳选择,可是他说“仅仅改变我一个人的生活没啥意义,要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改变我们这个地区所有人的生活”,于是他去做了老师。《手表的美丽》中的陈念标,后来找到了他在国外的亲生父母,而父母给他的只是生命和机会,去美国以后还是靠他自己的打拼营造了自己美好的事业和家庭。起先他在华尔街只是帮人家跑腿,后来做股票自己做操盘手,再后来有了自己的金融公司,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自然不必去说了。

   这本书的书名《财富的真相》是编辑做的,编辑是想通过我的这些财富故事来告诉读者一个真正的财富真相,其实,我自己心中没底,我到底能给读者说出一个怎样的真相来呢?

   在编辑送给我这本书的清样时,我本想随意浏览一遍就足够了,没想到自己还是不知不觉地认真通读了一遍,而且是很动情地回味了书中的每一个感动我自己的故事细节。书中主要还是通过我所接触的生活故事描述了我对财富生活的一些感知和认识,也有内容是我对生活中亲情、友情故事的刻画来记录我们这个财富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现实。书中写的毕竟都是我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再读几遍也还能感动我自己,因而很想期待读者的共鸣。

   其实,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应该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胜世,国家专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关注着GDP的增长,民众致力于投资与创业,关注着自己的财富增长。“财富”这个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财富涌动、人人创造财富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财富奔忙着。然而,在追逐财富的大道上,我们有的人与财富是迎面相逢常有缘,而有的人与财富却是对面相逢不相识;有的人在财富场上可以呼风唤雨,而有的人却是眼望着财富远去鞭长莫及。我在这本书中把我们与财富打交道的生活细事娓娓道来,并结合一些财富故事,从中阐释出许多获取财富的道理,细细品味,感触良多,原来我们平常所认为的“财运”并非是无缘无故地垂青什么人的,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关键是你有没有捕捉财富的那份积极的智慧和心态,但愿我们的读者在阅读本书以后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