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炎:不受政党政治左右 纯以国家利益为依归
(2011-08-16)
● 周殊钦
总统竞选
新加坡只有一个权力中心,那就是政府。不过,总统可透过他的职位、他的威望,在宪法划定的范围内,有效地去发挥影响力。他应该关注民众的真切诉求,而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陈庆炎
我不认为本身过去与政府的关系,会妨碍我独立于政府去履行职责。我会好好地判断,并采取我认为对新加坡是最好的行动方针。
正是因为我的背景和经验,才使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挺身而出竞选总统。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当选了,我可以在这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动荡时代,对解决这些难题作出贡献。”
令他自信满满的,也是他对政府的运作非常娴熟,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过程,跨部门的协作,他在内阁服务的23年间,已了若指掌。
周殊钦 报道
穿了整整27年的白衣白裤,又当了23年的内阁部长,他不是不清楚在一般人眼里,即使退出了人民行动党党籍,他与行动党政府的关系也不可能完全分割。
夹在与行动党剪不断的过去,和总统理应超越政党独立行事之间,前副总理陈庆炎博士心里很清楚这条界线该如何划,正如他打从决定参加民选总统选举开始,就对宪法所赋予这个职位的职权范围到底有多广,是明白得一清二楚那样。
对他而言,过去以白衣人的身份为民众服务,为国家效劳,是令他自豪且满足的人生历练,也是令他坚信因为有着这近30年的广泛阅历作为后盾,如果当选总统,他就能比其他候选人更丝毫不差地拿捏分寸,不受政党政治左右,纯以国家利益为依归,去有效履行总统职责。
显然的,他对本身的“白色背景”感觉坦然。要不然,当记者询及他在当前的政治大气候下,是否有必要“撇清”与行动党的关系时,他就不会回答说:“我对自己与行动党的关系非常自豪。这个政府将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带到第一世界,这是巨大的成就。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发展新加坡的过程。在我所任职过的所有政府部门,能同那里的公务员共事,对我是一种荣誉。”
总统必须超越政治
“然而,总统必须是超越政治的。他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也不能支持或反对任何政党。如果我当选,我就会这么做。我不认为我过去与行动党的关系,会形成我以公正和公平的方式行事的障碍。”
为确保成为国家元首者,必须具备符合这一崇高职位的条件,宪法对民选总统候选人设下严格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候选人不可拥有任何政党党籍。
巧的是,不像在位12年后即将卸任的纳丹总统,参加8月27日总统选举的四名准候选人都有着政党背景,使得下一任总统能不能独立监督政府这个我国唯一的权力中心,成了近日来受到舆论热议的问题。
同其他候选人一样,71岁的陈庆炎在6月宣布竞选意愿之前,已经辞去党籍。然而,他过去20多年在个别政府部门的努力,现在正化成一点一滴的支持,全国职工总会属下的工会,有好些已陆续站出来公开声援陈庆炎,宣布他是它们在四名候选人中的“首选”。
在投票是神圣、是秘密的现实下,无论公开表态能否化作一张张选票,这一个接一个工会、会馆和华商团站出来相挺所形成的气势,已令其他候选人望尘莫及。
“我不认为本身过去与政府的关系,会妨碍我独立于政府去履行职责。我会好好地判断,并采取我认为对新加坡是最好的行动方针。”
见到记者似乎未被说服的样子,陈庆炎又再一次地强调他的独立性根本不容易质疑。他提醒记者他也曾有过不认同政府观点的时刻,例如他当年就主张废除为了鼓励受大学教育母亲生育,而推行让她们的子女优先报读小一的政策。
总统选举的竞选期要到明天提名之后才正式开始,但是非正式的竞选活动老早已启动。不同候选人对总统角色的解读是在这些竞选活动中一再谈到的话题。
在这个课题上,曾经在多达五个政府部门担任部长的陈庆炎的看法应算是最容易令人理解的,因为他不主张去探讨在一些人眼中总统角色的灰色地带。
对他来说,宪法的条文很明晰,就是赋予总统对动用国家储备、重要人事任命及内部安全法下的拘留等五方面的监管权。其他候选人一再暗示的被视为行政权的权力,一概不存在,至少在国会启动程序对宪法进行修订之前是如此。
换言之,总统不是拥有行政权的政府以外的另一权力中心。
奉行自由理念的人或许会觉得陈庆炎过于保守,但是他不这么认为。“我不是保守,而是我对宪法很清楚。”
“新加坡只有一个权力中心,那就是政府。不过,总统可透过他的职位、他的威望,在宪法划定的范围内,有效地去发挥影响力。他应该关注民众的真切诉求,而这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他过去几天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不是上午到熟食中心走访居民,就是参加一场接一场的论坛,去分享他对全球经济展望的分析。
他不点名地指出,一些候选人所提倡的总统角色是需要修宪才能实现的,而这个修宪的权力是握在国会手中,并非总统本身可以去推动实行的。
“候选人应该竞选的应该是已经存在的总统职位,而不是符合他们期许的职位。”
他说:“不管是谁当总统,他都得遵守宪法。否则,这就是违宪了。”
三方面竞争优势
虽然来临的总统选举因为可能爆发四角战,竞争预料将是空前的激烈,陈庆炎深信本身对金融经济的深度了解、对政府运作的细微体会及对国际事务的多年接触这三方面的竞争优势,可让他睥睨群雄。
他在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经验无疑是丰富的。他在1983年担任财政部长,在1981年当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成立之初,就已是董事之一,这30年来经历多少个经济周期,应付多少场经济衰退,一次又一次所积累的实战经验,并非教科书上的纸上谈兵可比拟。这在明眼人都看得到的全球经济正布满乌云之际,或许正是政府智囊以外所需的额外观点。
“而正是因为我的背景和经验,才使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挺身而出竞选总统。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当选了,我可以在这个什么都可能发生的动荡时代,对解决这些难题作出贡献。”
令他自信满满的,也是他对政府的运作非常娴熟,不管是政策的制定过程,跨部门的协作,他在内阁服务的23年间,已了若指掌。
“我认为凭我对政府的深入了解,我将能更有效地向总理和其他部长传达我的看法。因为我与他们共事过,他们都了解我。我相信因为我之前无论是在政府,还是政府投资机构所做的一切,部长会尊重我的判断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将能够成为更有效的总统。”
因为职务的关系,陈庆炎在国际舞台上所接触到的外国政要、知名经济大师和响誉国际的思想家的机会,自然比其他候选人来得多。因此,他自认在国际推广新加坡的利益,他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得心应手。
他强调,毕竟总统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对内,他得出席如国庆庆典和为国会开幕等重要活动,对外,他更得在外国领导人面前,确保新加坡不失体面,甚至为国增光。
事实上,当李显龙总理在6月底得知这位与他共事超过25年的老同僚决定竞选总统后,他在透过电邮回答记者询问时,就指出陈庆炎博士在国人眼里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说:“我很肯定,如果陈博士当选总统,他必将成为一位能团结全体国民的人物,并将为新加坡带来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