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些年,随着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中国选手已经开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
近些年,随着电子竞技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中国选手已经开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但不可否认,尚处于“伪职业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电子竞技的真正职业化之路还很漫长。
玩家众多,难以为业
今年即将读大四的小何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登上网站浏览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信息,也不是浏览国内外最近发生的要闻,而是直接打开桌面上《魔兽世界》的图标,一天的“奋战”就此开始。与他同宿舍的徐同学说:“他一天的生活就是由玩《魔兽世界》和观看《魔兽世界》的视频组成的。”
徐同学的话语毫不夸张,许多大学都存在着这样一批人:他们睁开眼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游戏,有时甚至为玩游戏省略掉刷牙洗脸的时间;他们午饭和晚饭时间打电话给学校附近的外卖,以节省到食堂所花费的时间,或者直接请同寝室的同学帮忙将午饭打包带回宿舍。当然,对于同寝室的几个人同时沉迷于游戏的情况,就只能选择叫外卖了。
这就是网络游戏在大学中的魅力。在任何一个大学,几乎每三、四个宿舍都能组成一个简陋的网游竞技场,而这仅仅是网络游戏所辐射到的一角。许多中小学生,甚至已经工作的人们都热衷于网络游戏,网吧、单位也随时能够成为电子竞技场。可以说,电子竞技的追随者遍布各行各业的老老少少。
然而如果你问这些整日呼喊着“阿拉希战场”、“贼法牧”、“幽暗城”的人有谁愿意将电子竞技作为自己的职业,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给出否定的回答。
走向职业,道路坎坷
说到职业,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医生、律师、公务员等等,即使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司机、工人、清洁工也是他们的首选。几乎没有人能够将玩家与“职业”相关联。
这是因为在中国,“职业”二字往往与学历、专业挂钩。中国的教育是将职业作为终极指向的,换而言之,一个人的学历和所学专业是决定他的职业的根本因素。中国的教育不相信比尔盖茨的创业神话,更不相信游戏能成为职业。
“中国的家长希望小孩好好读书不要打游戏,其实以前韩国的家长也是这么想的。”WCG大陆地区运营商NeoTV公司CEO林雨前不久针对中国的电子竞技职业化前途进行预测,“但是当小孩打游戏赚的钱比上班还多的时候,父母的思想就会有所改变。”而事实上,中国的电子竞技职业化路途远比韩国坎坷。
近些年来,社会主流媒体基本忽视对电子竞技赛事的报道,使电子竞技从业者在理念的推广上举步维艰,这直接导致电子竞技行业赞助商的大量减少。另外,作为新兴产业的电子竞技,目前还没有成熟规范化的产业链,导致许多电子竞技俱乐部盈利手段单一,资金渠道有限,财政入不敷出。
最后,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有关电子竞技运动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 这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顺利开展。而职业玩家仅能依靠参加比赛获取奖金为基本的收入来源,对于在比赛中不能获奖的玩家,这所谓的职业就是“浮云”。因此有人总结说:“目前国内的职业玩家不过是处于职业化与普通玩家之间的一种非正常状态。他们不能取得包括赞助在内的与国外职业选手同样的福利待遇,也缺少规范化的训练系统和与国外职业选手更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因此目前中国电子竞技,尚处于一个“伪职业化”的阶段。
共同发力,路在前方
虽然目前的中国电子竞技尚处于“伪职业化”的发展阶段,但是不可否认,电子竞技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且在中国,它的发展规模也日渐凸显。
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网游玩家已达到5280万,而预计到201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19亿人。而参考中国电子竞技的市场以及欧美等国家电子竞技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子竞技的职业化前途一片光明。而在此之前,我们还有许多事情需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首先,中国电子竞技的职业化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一方面,电子竞技运动的规则和标准亟需建立和健全,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等级制度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子竞技需要国家营造的良好环境。只有在这种良好环境下,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才能形成一条健康的产业链。
其次,媒体的舆论宣传对电子竞技职业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的宣传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群众基础,承办更多高水平的比赛来吸引参与者和观众,把更多国际性的知名赛事引入中国, 提高电子竞技的知名度, 使社会及公众认识到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本质区别。
再次,中国电子竞技的职业化发展离不开知名硬件厂商的参与和支持。借助媒体,打造电子竞技运动明星,就会得到更多的赞助和支持。
最后,有志于成为职业玩家的个人要转变将电子竞技单纯视作消遣娱乐手段的理念,不仅要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因为中国电子竞技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玩家的手上。中国电子竞技的职业化路还很长,但它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