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0年新截获手机恶意代码1600余个,累计超过800万部智能终端受到感染。”
“2010年新截获手机恶意代码1600余个,累计超过800万部智能终端受到感染。”近日,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移动智能终端漏洞日益增多,恶意代码已开始出现并在移动互联网内快速蔓延,3.18亿互联网用户正遭受着窃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恶意订购各类增值业务或发送大量垃圾短信的病毒威胁。
超800万智能手机“中招”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3.18亿,而且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据还会继续攀升。但是,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网络的界限日渐模糊,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在移动网络中逐步凸显。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反网络病毒联盟”的监测,“毒媒”木马全年累计感染200万多个用户手机,“手机骷髅”病毒累计感染83万余个用户手机。日前,由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2010年,新截获手机恶意代码1600余个,累计超过800万部智能终端受到感染。
据研究表明,手机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邮件、互联网下载以及蓝牙方式传播,手机病毒包含了恶意程序、钓鱼网站、木马等。主要表现方式为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恶意订购各类增值业务或发送大量垃圾短信等恶意行为。
传统手机继续“遭袭”
近日,瑞星公司截获一个危害塞班系统的手机病毒,并命名为“莫西木马”,该病毒主要通过与别的软件安装包捆绑传播,影响塞班s60v3.0以上操作系统。病毒会修改手机浏览器主页,借此获取商业利益,这是最新发现的手机流氓病毒案例。该病毒会强行截杀多款常用软件进程,可能导致用户手机应用异常,甚至出现死机、自动重启等现象。病毒还会将手机浏览器的默认首页强行改为黑客制定的页面,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
瑞星安全专家介绍说,塞班系统用户在国内仍然非常高,虽然苹果、安卓用户增长迅速,但塞班手机的保有量仍占第一位。由于用户量巨大、推出时间长等原因,导致针对塞班系统的手机病毒也居高不下,目前瑞星手机安全软件塞班版病毒库中就有2000种存活记录。塞班病毒的常见发作特征:手机正常应用无法使用、手机自动重启、向其他手机自动发生蓝牙信息、无法显示手机中的文字信息、电量异常消耗、高额话费等。
新型智能手机“病魔缠身”
除了传统塞班系统,以Android、iPhone为首的智能手机平台也成为手机病毒的“新宠”。然而,日益猖獗的手机病毒,仍然肆虐着智能手机领域,可谓是“病魔缠身”。
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手机病毒意不单单是让手机开不了机、操作迟缓,而是通过恶意程序、钓鱼网站侵害智能手机用户财产。
面对智能手机网银支付安全和“窃听”的危险。网络安全专家提醒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一定要绿色上网,并选择手动输入网址,避免被一些带有木马病毒的网站攻击;其次是陌生的短信一定要加以防范、尤其是带有链接的陌生短信;同时要定期的更新升级手机安全软件,下载最新的安全病毒特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