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激子扩散试验的水晶面和位置。A:bc面微米薄的水晶,具有不同的扩散方向。PL模式显示的是在薄水晶中以及水晶下面的激子扩散效应。B:清洁bc面。C:b轴不平行于表面的水晶面,产生不对称的PL模式。来源:利哈伊大学
利哈伊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两个物理学家开发出一种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发光激子(excitons)在一种新材料中的漫射,这种新材料正在探索,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电子特性。这就是所谓的红荧烯(rubrene),是一种新一代有机半导体单晶。
激子是由光产生的,它在使用塑料太阳能电池收集太阳能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这项成果的取得者是物理学教授伊凡?比阿基奥(Ivan Biaggio)和博士候选人帕维尔?尔克昕(Pavel Irkhin),这项成果代表着先进的成像技术首次用于证明,携带能量的激子在有机晶体中的远距离扩散。
比阿基奥说,理解激子力学的方法之一,是把一杯牛奶倒在地板上。牛奶从落地点向各个方向扩散。牛奶能扩散多远,取决于它落在上面的表面的类型。现在想象一下,牛奶被替换为微粒状的一束能源,而地板被替换为有序排列的有机分子。
比阿基奥的研究小组利用聚焦的激光束创造出这种粒子,也就是激子,他们是在有机分子制成的水晶中创造的。他们跟踪激子的运动,这种运动距离小于一根头发大小,他们直接拍摄到激子发光的照片。与打翻的牛奶不同,激子的扩散只朝着一个方向,就是与分子的特定排列相应的方向。
希望克服太阳能瓶颈
对于塑料太阳能电池技术而言,理解激子扩散是关键的,在其中,光的吸收产生激子,而不是直接诱发电流,就像在最常用的硅系统中那样。
激子在塑料太阳能电池中产生以后,会朝着专门设计的界面扩散,在那里,它们会激发电子进入外部电路,形成电子的流动,就是我们所说的电流。这个扩散过程是限制塑料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技术挑战之一。
比阿基奥说:“这是第一次,分子材料中的激子在室温下被直接观察到,我们相信,我们已经证明的技术其他研究人员将会利用,以更好地理解激子扩散以及它在塑料太阳能电池中形成的瓶颈。”
我们什么时候会有廉价高效的塑料太阳能电池?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目标就是提高激子扩散长度,直到它们变得和光的吸收一样长,就是在这一点,阳光可以最有效地收集,并转化为能量。
尔克昕和比阿基奥的文章发表在杂志《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这项研究受到利哈伊大学的学院创新基金(Faculty Innovation Grant)的支持,这个基金提供资源,开发新思路,演示研究重要问题的新方法。
得益于扩散激子的直接成像,尔克昕和比阿基奥能够精确测量它们的扩散长度。他们发现,这个长度在某一特定方向非常高,达到的数值,比在目前使用的塑料太阳能电池中高数百倍。这是第一次,在分子材料中直接观察室温下的激子,而且都认为,广泛采用尔克昕和比阿基奥开发的技术,将带来该领域的重大进展。
比阿基奥说:“重要的是,物理学家探索了这一机制背后最根本的现象,使太阳能的收集可以采用廉价的有机材料。有机物有大量未开发的潜力,我们在红荧烯中观察到的非常有效的激子扩散,可能为新的思路和技术奠定基础,以开发比以前更有效的塑料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