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传播拨动心弦
——《说出你的重点》推荐序
信息时代,传播为王。如果谁不能引导舆论,谁就会被舆论引导,甚至会被舆论推倒。所以,美国白宫新闻部发言人吉布斯将自己的任务概括为 “用白宫的观点引导媒体”;而前中国国务院的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则把这种传播总结为:“向世界说明中国”。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传播问题总是频频出现:说而不明、传而不达、沟而不通。作为传播高手,戴维•巴特莱特对此感受颇深,他问道:为什么聪明而又口齿伶俐的人,也会感到在客户或同事面前完成一场简单的陈述很困难?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就算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了若指掌,也会觉得难以应付媒体采访?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害怕在公众面前发表意见?……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多年来,我一直给领导干部做沟通能力训练,发现有两个原因:少数人是“我不想说”,多数人是“我不会说”。不会不要紧,传播大师巴特莱特教你说。这本书将教你掌握传播的精髓:有效的传播要做到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方。
言之有情。一个高明的琴师,“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巴特莱特认为,传播也是情在理先。有效的信息总是充满情感的,言之有理不如言之有情。如何有情?作者告诉我们:洞察现场情境,揣摩人性心理。要从听者的角度用情去触及他们的内心,锁住他们的注意力。
言之有物。在传播过程中,如何让大多数的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巴特莱特告诉我们:明确具体的内容要比抽象的理论更有利于传播。在书中,他举了个例子,化工厂发生爆炸,受众最关心自己的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这个时候,如果只是空泛地表示“正在尽一切努力保护社区”,那就难以让人接受。而一旦传播中包括了具体的内容,例如“我们已派出150名消防队员前往一线,他们已经将火势控制在A20区,那里距最近的社区至少有一英里远”,那将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言之有方。在日常生活中,相对于平铺直叙的语言来说,人们更喜欢生动活泼的语言。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的方法非常实用。比方说:
动感的词汇——大修而不是小改;起飞而不是起步;猛砍而不是刀削。
明喻——我们的经济就像行驶在海中的泰坦尼克号一样(危险)!
类推——否定北卡罗莱纳州的烟草津贴,就好比通知夏威夷不能再种植菠萝,好比让我们脚上穿着滑雪板跳天鹅湖,然后再抱怨我们的舞姿不够优美。
巴特莱特的方法具体而实用——如何正确使用PPT、善用肢体语言、如何声情并茂地诵读文稿、让你的声音成为动人的音乐等等。看来这传播之“播”,也是拨动之“拨”,传播就是拨动听众的心弦。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本书以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掌握要领,抓住重点,传播其实很简单,拨动心弦并不难。鉴于此,我愿意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大道至简的好书。
杨思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