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石化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一次社会监督员会议。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会上就汽油价格、垄断等敏感问题回答了监督员的疑问。他表示,整个世界的石化工业现在都在走大型化的道路,中石化包括其他中国的这种石油企业走的路子符合世界的潮流。从中石化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希望推进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的,这是一种潮流,必须要走的。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中国油价岿然不动;中石化在香港接连降价,在内地却一直没有动静……最近,公众对中石化等石油巨头的质疑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中石化召开社会监督员会议并正面回答敏感问题,这种态度是值得赞赏的。不过,傅董事长的一些说法实在让人无法苟同,比如他说中国石油(601857,股吧)企业走的路子“符合世界潮流”。
的确,“规模出效益”。不仅石化行业的企业希望“做大做强”,其他任何行业的企业都想“走大型化的道路”。要论规模,中石化等国内石油企业连世界前五都排不上。其实,中石化等国内石油巨头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大”,而在于“独”,即垄断才是病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虽然貌似“三足鼎立”,但三家油企都是由政府绝对控股的,也就是说它们属于同一个老板,而且同属国有的性质。这与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美国,埃克森和美孚等石油公司,虽然资产规模都超过中国的“三巨头”,但它们都是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市场上还有很多家石油公司与之竞争。
要说“世界潮流”,私有及其多元化才是世界石油行业发展的方向。从现状看,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石油企业是非国有的;从趋势看,越来越多国家的石油行业正在或即将推行私有化,比如罗马尼亚、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就是本月2日,俄罗斯总统助理阿尔卡季德-沃尔科维奇表示,政府将于2017年前撤出“俄罗斯石油公司”内全部国有资本,完成该公司的全盘私有化。
傅董事长说,中石化是“希望”推进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的。可是,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化的前提,在政府垄断石油行业的情况下,市场化根本无从谈起。在目前这种伪竞争、真垄断的状况下,如果在成品油定价上推行所谓的市场化,其结果必然是不受制约的“乱涨价”,这大概就是中石化等垄断国企所“希望”的。
很多人不解:同一家公司,在香港频频降价,在内地为什么就不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内地的石油行业是垄断的,而香港的油价是市场化的。在香港有多家石油公司在竞争,中石化如果不随行就市,就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傅董事长如果真的认为市场化是潮流且“必须要走”,那就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至少不要拿一些似是而非的说辞来忽悠公众。
中国石油企业的垄断“符合世界潮流”吗?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