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产品循环利用前景广阔 谁来“淘金”?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废旧产品的数量也就日益增多,尤其在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每日所产生的废旧产品数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废旧产品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宝贵资源,利用得好会给国家及社会创造大笔财富,节约大量资金;反之,若用得不好,不仅浪费了该宝贵资源,还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循环利用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德国在其1991年制定的《包装条例》中提出的。对循环利用作广义的理解是,它不仅包括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排出物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还包括不可再生利用的废弃物被自然分解、净化的方式循环并被自然界再利用。

  我国在废旧产品循环利用上,有的废旧产品的循环利用较好,而大部分的废旧产品循环利用的方法和技术都较为落后。

  我国是轮胎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废旧轮胎的产生大国。加快推进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于缓解我国橡胶资源短缺局面,促进橡胶工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一个以废旧轮胎为主要生产原料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废旧轮胎翻新与循环利用产业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在汽车产业的带动下,一方面新轮胎的市场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废旧轮胎也在源源不断地产生。2009年,我国产生废轮胎2.33亿条,重量约合860万吨,折合橡胶资源约300多万吨,若能全部回收再利用,相当于我国5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废旧轮胎循环利用这一朝阳产业正在以其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和节能增效等诸多优势,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时开发和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电子、信息产品的迅猛发展。为有效解决电子废弃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研究制定一项新的环保制度——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把电子废弃物的管理与生产有机地联系起来。

  电子电器产品成分复杂,废弃后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会更大。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电子垃圾的回收管理制度,除极少数生产厂家可以回收处理外,大量的电子垃圾或作为普通垃圾被填埋,或在不具备条件的小作坊里被拆解回收。结果,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河流,渗入地下,或通过燃烧排放到空中,形成严重的污染。

  实际上,回收再利用利润诱人,在国外,专门进行电子垃圾处置的公司不时增加。我国在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方面意识相对薄弱,电子产品循环利用是必然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在产品循环利用过程中,抓住机遇和挑战,加快我迈向循环型经济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