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抄袭事件曝光后,与公众严词相向的是,事件本身就像投入大海中一颗小石子,溅起一圈涟漪,但迅速被吞没,留不下一丝痕迹。
有个朋友以前是在深圳做动画的,2005年见到他时,他一脸的自豪与激动,因为他们做的动画再过一年就要在全国上映。后来,我去电影院看了他们做的动画影片——号称首部国产三维动画大片的《魔比斯环》。尽管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大人看了嫌幼稚、小孩看了嫌深奥的电影,但我没有嗤笑。因为我知道这部动画花了很多国内动画人在数年中的全部心血,因为我看到过朋友眼睛里闪过的光,
那是坚持的值得尊重的信念。
然而,6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动画前进的进程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2011年暑期,一部《高铁侠》横空出世,并迅速成为各大论坛、各大SNS网站上争论的焦点。这部被认为从头到脚都抄自日本动画的山寨之作,成为被人嗤笑的跳梁小丑。
事实上,国产动漫“抄袭门”早已不是头一遭,《大嘴巴嘟嘟》之于《蜡笔小新》,《心灵之窗》之于《秒速5厘米》,《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之于《火影忍者》……从山寨剧情到山寨画面,观众那颗曾经纯真的心早已被无情的现实刺痛得有些麻木了——就像中国男足,从哀其不幸到怒其不争再到冷眼旁观——粉丝们曾经热血沸腾的心正在逐渐冰冷,国产动漫的公信力指数正在持续下降。
不失众望又大失所望,这回,最新出炉的《高铁侠》又再一次实现了国产动画从山寨到抄袭的“华丽转身”。有网友制作了《高铁侠》6分钟样片与《铁胆火车侠》的对比视频,不难发现,《高铁侠》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都与日本TOMY公司于1998年出品的动画片《铁胆火车侠》“惊人的相似”,甚至每个镜头的切换时间都几乎一样。更有意思的是,《高铁侠》中,连主人公吃的饭“抄袭门”折了国产动漫的腰团数都和《铁胆火车侠》一样多,这让观众情何以堪——哪怕你是吃糖葫芦呢?中华美食那么多,为什么“创作人员”还是把饭团这种中国人日常菜单里没有的食物抄了过来呢?
这并不奇怪,如果有必要且法律许可的话,相信现在有些国产动画制作人不介意让主人公变身食人族。不可否认,国产动画目前正在被利益驱动着——依据对国产动漫制作相关补贴政策,制作100分钟的三维动画能得到10万元的补贴,在央视播出每分钟奖励500元,收视率在该频道年度排名前10位,再追加奖励每分钟2000元。在巨大利益诱惑面前,有关制作公司“对技术要求很低,基本就是糊弄,老板要的就是分钟数,不要质量,甚至抄袭或做粗俗的动画老板都默许”。
这也正是像《高铁侠》这样的神作横空出世的根本原因。在利益面前,脸面——不管是抄袭者自己的,还是观众的,都变得微不足道。当江湖一片沸腾时,《高铁侠》制作方沈阳某动画公司相关负责人出面否认抄袭,称《高铁侠》于去年10月左右在国家广电总局立项,今年3月得到审批开始正式制作,该项目注册了商标,申请了版权保护。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滔滔雄辩胜不过事实面前观众雪亮的眼睛,动画制作公司的“据理力争”在观众看来更有一种反讽的喜感。
应该说,每一次的抄袭事件曝光后,与公众严词相向的是,事件本身就像投入大海中一颗小石子,溅起一圈涟漪,但迅速被吞没,留不下一丝痕迹。但是,这道伤痕却会划在观众的心中,永不褪去——那些抄袭者既未受到有关部门的严肃调查,更未得到应有的惩罚,当原创的价值不被尊重,又谈何国产动画的复兴呢。
“抄袭门”折了国产动漫的腰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