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弹一弹又回调了,昨日国务院明确提出拓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似乎证实了此前促使市场反弹的传闻,即社保基金入市护盘,但也无法阻止股市的中阴线下跌。这多少有些令市场失望。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凭什么救市?换句话也可以说,什么性质的资金才该用来救市?
在中国股市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社保基金等“国家队”入市促成股市见底回升甚至步入牛市征途的例子,因此社保基金入市被“神化”,往往在股市穷途末路的时候,社保基金就被寄予厚望。愿望是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社保基金凭什么要救市?
在历史上,公募基金也曾被赋予过托市的功能。但公募基金本质上是属于基民的,政府不该拿基民的钱去填股市的窟窿,随着投资者的成熟,如今这一观点已得到市场普遍认同。
社保基金的情况与公募基金相似。社保基金的所有权属于基金的所有人,是全国几千万职工的“保命钱”,关系到私权的利益,如果这一资源被随意分配和使用,那么普通劳动者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在社保基金管理过程的违规操作中,不乏挤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违规投资现象,包括用于地方建设、对外贷款、基建项目,也有作为“启动资金”、“扶持基金”的名义借给企业,企业倒闭后资金无法收回的。违规挪用社保基金是不对的,股市也不例外。在现行法规中,并没有赋予社保基金救市的义务。
当然,按规定,社保基金可以投资股市,但目的是保值增值,说白了就是要赚钱。如果社保基金认为有良好的投资机会而入市,那么这是投资行为,而不能等同于政府行为的救市。更何况,目前社保基金入市往往委托基金公司进行管理,并建立了优胜劣汰的机制,专业机构的投资运作更多是依据市场化原则。
社保基金不应用来救市,事实上也未用来救市。今年以来多次传闻社保基金入市,都不过100亿左右规模的“毛毛雨”,而且疑似做了波段操作。如果救市,怎会如此寒碜?
当然,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等不宜用来救市,不等于不应该救市。当前股市跌到历史估值低点,1.3亿股民、8千万基民亏损累累,市场情绪悲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救市,只是救市的手段方式和资金来源需要更好的制度安排。
在救市资金安排上,当年香港的平准基金是财政出资,美国的救市资金是财政和央行注资,都是动用政府资源。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的救市资金应该考虑由财政拨款、央行专项贷款组成,现有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也可以承担救市责任。此外,放开入市资金来源,李克强副总理已经宣布的允许香港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市场热切期待的“401K”计划等等,都是可行的方案。
在救市手段方面,暂停新股发行、限制再融资、限制法人股抛售等等,更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从更长远考虑,中国应该建立系统的、有效的救市制度。
社保基金凭什么救市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