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个王者


  科技当然是越高深越好,但科技变成人们手中的产品,显然是越傻瓜越好,谁掌握了这个真理,攻克之,谁或许是下一个王者。

  阿里巴巴近日在北京正式推出阿里云操作系统,这是一个手机终端的互联网平台,与目前最热门的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和谷歌公司的Android系统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而这个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可以全面兼容Android应用程序。看来,阿里期望抓住Android系统本地化不强的弱势,突围跻身操作平台市场。

  对操作系统这一高段位市场有莫大(博客,微博)兴趣的,还有百度和腾讯。百度李彦宏曾对媒体公开表示,百度将开发一款软件,能快速启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而腾讯研究开发的更深入一些,或将推出Qhone手机和独立的操作系统。

  且不论这三家国内互联网巨头是否能在移动终端系统上走得长远,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从姗姗学步变得健步如飞,下一步,他们希望进军更高级别的“飞翔”领域平台。这需要更多的工程师、更多的智囊团,以及更多的资金。

  很多人对他们的出击持迟疑态度,因为诸如操作系统这样的平台建设,绝不是简单的研发、烧钱,而是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它需要得到上游至终端的认可、协作,难度大、跨度长。这也是为什么苹果iOS系统相对封闭,而Android系统一直无法收钱的根本原因。

  另外,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消费者可以同步享受到最新的科技产品。而此前的艰难道路已被苹果、谷歌和微软杀出,中国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领跑者。后来者要超越甚至只是追随都显得困难。阿里、百度和腾讯在手机系统上的布局和发力,似乎错过了时机。

  但笔者认为,动态看国内互联网企业,说不定是下一个王者。一家企业是否能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杀出重围,此前的发家历史有迹可循。例如支付宝这一连投资高手孙正义都不看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今已经迅速渗透到电子支付、移动转账等日常生活。因为它改善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而苹果的成功、谷歌的成功都是这一原理。

  这在国际IT产业已经有迹可循。媒体此前报道称,苹果iPhone手机销量已超越诺基亚智能手机销量,从而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厂商。而淘宝商城近日发布的消费报告白皮书中又称,淘宝商城安卓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销量增幅远超iOS系统的苹果手机和iPad。

  曾经的王者被迅速打败,而新晋的王者又迅速遭到威胁。这种情况也可以在中国市场重演。

  科技当然是越高深越好,但科技变成人们手中的产品,显然是越傻瓜越好,谁掌握了这个真理,攻克之,谁或许是下一个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