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全球的商业模式的第三特征:促进人类健康美丽快乐事业发展的生物科技产业


引领全球的商业模式第三特征必然是促进人类健康美丽快乐事业发展的生物科技产业。

近现代技术革命形成了三次大的浪潮。一是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二是上个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三是21世纪的生物技术革命浪潮,也有人说,是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革命浪潮,即生物技术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上个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产生了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认为,下个世纪的世界首富必定出现在生物技术领域。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观点。第一,生物技术在21世纪初就会取得突破性成就。科学家预测,生命科学到2015年会取得革命性进展。这些进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目前无法医治的疾病的治疗问题,彻底消除营养不良,改善食品的生产方式,消除各种污染,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社会安全和刑侦提供新的手段。有些成果还可以帮助人类加速植物和动物的人工进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等。比如,人类生命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到2015年可以明显延长。疾病控制、定制药物、基因疗法、延缓衰老和返老还童术、记忆药物、修复医学、仿生学移植、动物移植等诸多领域的进展可以继续改善人类的生命质量并延长人类的寿命。有些领域的进展(例如人造传感器)可以使人类的生理机能超过目前的水平。在这些领域中,发达国家要比发展中国家受益更大。优生学与克隆技术人类到2015年大概有能力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人类和克隆人类。克隆人类的技术也许到2015年仍然还不够成熟,但至少可以预见到会有一些利用基因疗法治疗遗传疾病的研究和带有恶作剧性质的克隆试验。随着受到生物技术威力影响的人群的不断扩大,生物技术在今后会不断修改自己的发展历程。生物学的革命不仅依赖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自身发展,而且依赖于很多相关领域的技术走向,例如微机电系统、材料科学、图像处理、传感器和信息技术等。尽管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们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但是基因组图谱、克隆技术、遗传修改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疾病疗法和药物开发方面的进展正在加快。到2015年,人类大概能够对植物(从大米和玉米等粮食作物到作为纸浆原料的生产性植物)和动物(从细菌到昆虫和哺乳动物)的基因组进行解码和描述。由于基因与功能和行为有关,所以人类可以利用动植物的基因图谱更准确地进行人类疾病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系统反应设计有针对性的药物,精确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范围内跟踪疾病的发展动向。遗传图谱在安全、刑侦和法律方面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NA识别在安全系统(例如计算机、安全区和武器)的介入控制,通过犯罪现场遗留的DNA残留物识别罪犯以及艺术品的真伪鉴别等方面可以弥补现有生物计量技术(例如视网膜和指纹鉴别)的不足。遗传识别有可能成为处理绑架、亲子关系认定和诈骗案件的最常用工具。生物传感器(其中有些是利用遗传方法制造的)也会在探测生物武器威胁、改进食物和水的质量测试手段、健康实时监测和医学实验室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疾病诊断、了解疾病发展趋势和提高监测能力,从而使健康服务的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克隆技术可能会成为迅速把人造特性推向市场、继续保持这些特性以及在研究开发方面生产相同有机体的主要手段。克隆人类的研究在没有被禁止的国家仍然会继续,或许到2015年会取得进展。虽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会出于对伦理和健康的考虑而限制大规模克隆人类,但克隆人体器官的肯定会有大突破。转基因有机体除了记录遗传代码和精确克隆有机物和微生物之外,生物学家还可以操纵动植物的遗传代码,从而给生命赋予某些人工特征以满足特定需要。遗传操作的传统技术(例如交叉授粉、选育和射线照射)会扩展到在实验室直接插入、删除和修改基因。这项技术的应用目标包括粮食作物、生产性植物、昆虫和动物。疗法和药物的开发除了遗传学之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继续改进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法。这些新疗法可以封锁病原体进入人体并进行传播的能力,使病原体变得更加脆弱并且使人的免疫功能对新的病原体作出反应。这些方法可以克服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越来越强的不良趋势,对感染形成新的攻势。除了解决传统的细菌和病毒问题之外,人们正在开发解决化学不平衡和化学成分积累的新疗法。例如,正在开发之中的抗体可以攻击体内的可卡因,将来可以用于治疗成瘾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瘾君子的状况,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毒品贸易问题具有重大影响。各种新技术的出现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原子力显微镜、质量分光仪和扫描探测显微镜)相结合可以继续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综合利用遗传图谱、基于表现型的定制药物开发、化学模拟程序和工程程序以及药物试验模拟等技术已经使药物开发从尝试型方法转变为定制型开发,即根据服药群体对药物反应的深入了解会设计、试验和使用新的药物。这种方法还可以挽救过去在临床试验中被少数患者排斥但有可能被多数患者接受的药物。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成功率、降低试验成本、为适用范围较窄的药物开辟新的市场、使药物更加适合适用对症群体的需要。这种技术趋于成熟,可以对制药工业和健康保险业产生重大影响。生物医学工程很多跨学科的研究团队正在加速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其主要目标是生产各种有机和人造的组织、器官和材料。有机组织和器官设计、制造和修复组织和器官的技术进步可能会导致有机和人造人体部件的诞生。组织再生和组织修复的新进展会继续提高在人体内部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在历史不超过10年的组织工程领域已经出现了外伤处理用的人造皮肤。用于修复和更换的软骨生长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通过功能组织的生长治疗心脏疾病的技术到2015年会趋于成熟。这些进展都取决于相关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可吸收性)的结构材料、三维导管材料和多细胞材料的开发以及对细胞组织在结构材料上的生长过程的了解等。干细胞疗法的研究和应用会继续取得进展,使人们可以利用这些非特异性细胞增补或取代大脑或人体的功能以及各种器官和结构。科学家在早期胚胎或胎儿组织中发现了最没有特异性的干细胞,成为大规模生产细胞的新途径。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授主组织、器官抗体和调节蛋白质可以减少排斥,使异种移植技术得到改进。例如,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或克隆技术使狒狒或猪生长出人类移植所需要的器官。第二,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高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2011411日消息称,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称,粗略估算,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4%。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约2.5%,高端装备制造业占约0.5%,生物产业占约0.3%,节能环保产业占约0.3%,其他产业占约0.4%。要实现2015年占8%2020年占15%的目标,那么,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4.3万亿元(GDP8%的增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20%左右;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约为11.4万亿元(GDP7%的增速计),占工业增加值的40%左右。  英国是久负盛名的世界科技中心之一,以世界1%的人口开展全球5.5%的科研活动,占据世界科学出版物8%的份额和9%的引证率,整体学术地位仅次于美国,至今拥有7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与化工、电子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实力雄厚。从1953年DNA双螺旋的发现,到1975年开发出单克隆抗体,开创生物技术产业;从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1998年桑格中心秀丽线虫的基因组测序完成,到2000年率先完成拟南芥全基因组测序;从2002年完成链霉菌DNA测序、并将基因组数据应用于新药研究,到2007年基因打靶技术的突破性发现,英国在生物科技方面始终处于世界的前沿,综合实力居世界第二位。英国10%的GDP直接受益于生物技术的应用。20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物理学和化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而21世纪的科学技术是以生物学的成就占主导地位。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得到普遍的认同,但生物技术是当今高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似乎是不争的事实。OECD国际未来计划部主任迈克尔·奥贝恩著文提出了2030年生物经济一生物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事实上在整体经济产出中,相当大的份额是依靠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其结论称,生物技术对经济活动的贡献将十分巨大:到2030年,因生物技术的应用将对化工制品及工业产出量的贡献占到35%;对医药及诊断成果占到80%;对农业生产成果占到50%。即使在没制定新的政策或重大政策突破情况下,生物技术可为OECD国家的GDP贡献为2.7%。而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将会更高些,这些数字都是在常态情况下估算的,可能对能源、医疗卫生及农业的影响方面有所低估。在工业应用中生物技术对经济贡献是最大的,占总产出量的39%,农业总量的36%和医疗卫生的25%第三,生物技术是拥有大市场、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一般地说,生物技术产业具有下列特征:一是大机会。生物技术产业属于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其前期投入大、科技含量高、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受国家扶持,所以进入壁垒高、垄断性强、利润丰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据统计,全世界每10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就有4个与生物技术有关。二是大市场。各种新旧传染疾病的出现和复发以及各种危及人类生存的各种非传染性疾病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全球人口大,且不断增长,使生物拥有了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市场。三是高回报。一种新生药品开发成功后一般2-3年即可收回投资。拥有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企业,开发成功后就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利润回报高达10倍以上。四是高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要求高、多学科相互渗透,人才素质要求高,设备先进、精密度要求高。五是高投入。国外开发成功一项生物技术项目一般需要1-3亿美元。六是长周期。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生产、临床实验、规模化生产、市场商品化等阶段,开发一个新产品周期较长,一般需要8-15年,或15年以上。七是高风险。一个生物工程药品的成功率只有5-10%,投入却大,耗时却长,风险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