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唯一可期盼的就是货币政策的再度放宽。有3个条件可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1、M2的增长率稳定在15%,至少在16%以下。2、M1的增长率下降到10%左右,即9%到12%之间。3、CPI连续2个季度呈趋势性下降。
豪宅、名车、婚后财产赠予协议,三大条件中,豪宅已经买了,但还没装修;婚后协议已签了,但尚未公证;最后还缺一辆名车,因此,货币政策这位万众瞩目的超级美女依然还不肯出嫁。
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供求。就像萨缪尔森说过的:培养一个经济学家是容易的,鹦鹉也行,只要它会说供给与需求两字。过分地强调估值,强调预期,强调宏观经济数据,而漠视客观的供求,表面看似乎很专业,实际上却是最不专业的。它既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哲学上的一种唯心史观。
最恰当地说,在估值与供求、预期与供求关系上,应该是价值吸引投资,资金推动股价;预期决定操作,供求决定价格。如果市场本身就没钱,那么即便有再好的预期、再低的估值,股价最多也就是原地踏步了。如果市场资金充沛,即使人们对后市的预期很坏,股价最后还是会涨上去,因为股价的走势本身也能改变人的预期。比如2008年10月,在全球股市陷入一片绝望之境时,我讲过一个细节:美国股民的股票保证金创下了历史新高,人们只是被吓坏了而已。虽然绝大多数人并没理会这一重要细节,但随后,当市场回升后,人们的预期马上又变为一片乐观。因为价格走势本身就能改变人们的预期,不是市场有了信心才有资金,而是有了资金才有信心,就像毛泽东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因此,对过于漠视供求关系,把“资金推动型”看做是中国股市特色的人,我们必须说一句:美国股市也并非只须说一声预期向好、估值便宜,就会自动涨上去的。相反,美股之所以能在这轮牛市中走得比中国强,根本原因就在近一年多来,他们的股票保证金(其中相当部分通过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相对流通市值比例要持续地高于中国股市。
股市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撇开具体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就宏观地看,股市资金的多寡受两大因素影响。
一个是社会资金的存在方式。这一点我想留着以后谈。
一个是社会货币总量的增长。在货币存在形式已定情况下,社会货币总量增长对股市资金的增长有较大影响,所谓“水涨船高”。比如1996年、2005年、2009年,都是我国货币总量增长的显著高峰期。
就目前的社会背景来看,期望社会资金改变存在形式,从其他领域转到股市中来,显然是痴人说梦——近10个月来,每当有人说这种梦话时,我都会予以无情的否定,具体理由我在我的专栏中已说了很多,以后我还会继续深入,唯一可期盼的就是货币政策的再度放宽。在这方面,我同样不喜欢做一厢情愿的单相思式的猜测,而喜欢从对方的行为轨迹和行为逻辑上判断她是否爱我。我认为,有3个条件可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
1、M2的增长率稳定在15%,至少在16%以下。
2、M1的增长率下降到10%左右,即9%到12%之间。
3、CPI连续2个季度呈趋势性下降。
目前,M2的同比增长率虽已低于16%,但并不稳定,社会对信贷的需求依然强劲,稍有放松就会大幅反弹。M1的增长率7月份已下降到了12%以下,但只是首次,而且是月同比,表明经济的活力虽已出现实质性下降,但尚未降到无法承受的程度。至于CPI,尽管有关方面从2月份起一再向我们保证,这个月就是最高点,但我们知道,那只是出于“管理通胀预期”的需要。
豪宅、名车、婚后财产赠予协议,三大条件中,豪宅已经买了,但还没装修;婚后协议已签了,但尚未公证;最后还缺一辆名车,因此,货币政策这位万众瞩目的超级美女依然还不肯出嫁。
货币政策何时放松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