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
1、本文作者基本上是在主观断章节取而下结论
2、安全边际本身就包括两方面:
A、价格与内在价值的缺口(这里指内在价值维持不变)
B、内在价值不断的提升,将过高的市价泡泡挤压后动态的缺口
至于格与巴之间安全边际的不同理解,这正是A、B两点的不同源点的不同路径。
3、内在价值,也有两部份:
A、帐面上的、可以看得到、可以量化的,有形资产
B、不在帐面上的、无形的,对内在价值却具有提升和加强的,即:无形的核心竞争力诸多因素
以上两部分,共同构成了巴菲特如今的内在价值
4、安全边际打几折是一个个人理解上度的差别,能说5折买入就安全边际,8折买入就没有安全边际?最终要看你看的是什么公司!
格与菲区别在于:
1、格假设企业即将结束经营,以静态清算的态度来评估企企的有形价值与市价的缺口来决定买卖。
2、菲则假设优秀公司经营的持续性,以动态的内在价值不断提升来决定买卖
新浪网友
投资的精髓就是保守,而不是憧憬。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优先股投资、商品、期货、外汇、套利的投资,每种投资类型都要坚持一定的安全性,安全边际是其中最核心的。
股票投资只是投资类型的一种,而且股票投资还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每种类型又取决于具体的条件。08年巴老重金介入高盛、通用电气,但对这类行业他可不是投资于普通股,而是直接从一级市场拿到的可转换优先股,同样,他08年3.6亿美元投资哈雷摩托,也不是普通股而是优先股,既然看好,为什么不搞普通股?因为他更看重安全性,更看重确定性
安全边际,是真正的投资区别于其他操作的唯一特征,真正的投资是比较价格与价值,并相信所付出的价格比得到的价值少得多。
谷运兵
原始的“安全边际”只是价格足够低就好。随着老巴等人不断的实践,又补充了:自己了解的商业模式(当然,最喜欢的是有护城河的),信得过的管理层等等。这些补充的东西其核心仍然是“安全边际”,还没有发展到可以确认为新的支点。价值投资的核心就是在价格低于价值并有一定折扣时买入,等待它高于价值一定幅度时卖出。核心技术就是如何判断其价值,否则就不能知道是否低估或高估!成长或趋势都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所要关注的!正因为本人没法了解企业,也喜欢选时,所以本人自认为当不了价值投资者。
如心
其实只要系统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就好了。
狭义的安全边际可能是指价格低于内在价值。而广义的安全边际应该包括公司,产品,盈利模式,成长空间等等,当然也包括价格。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范畴,只有这样才可能有芒格说的合奏效应,否则容易落入盲人摸象的怪圈。
正如同大家都在赞赏乔丹的得分能力,尤其是绝杀的本领,却忽略了他在篮板,抢断,助攻等方面的优异表现。似乎用“全能”这个词更能表达对乔丹的描述。
建议大家读读司马迁的《货殖列传》,这个是我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生意经,当然也是所谓的价值投资的最好读物。
做多中华
书作者不必担心国内“价值投资者”会将安全边际看成是巴菲特的精髓,因为他们当前没几个会将安全边际当回事,恐怕只把安全边际放在第八层塔里。反而应该担心他们一个劲儿只强调“公司”。
另,强调安全边际主要是指买入价格,并不包含价格大幅升高了就要卖掉。
另,股票背后是公司、市场先生、安全边际,这三原则是个有机体,没有重要性次序(顶多就是安全边际有了新内涵)。找到好公司,在附合安全边际时买入,忽略市场先生的干扰;或者是,找到好公司,利用市场先生极端情绪下提供买入的安全边际。我们不能后视镜地看到目前升起来的牛股,都是因为公司稳定持续成长带来的,就判定好公司比安全边际更重要。因为既然书作者认同买股票就是买生意,在开展一项生意前,就不能只将生意的前景和确定性放在第一位,而将生意的成本放在第三位。
多数价值投资人只强调公司不强调安全边际,可能是从后视镜中,看到的只是“成长”,觉得安全边际贡献的利润不大。但投资立足于当下(是眼前,而不是后视镜),就离不开价值与价格的衡量,顶多就是将价值的内涵按芒格说的拓宽一些。
另,如果某投资者把安全边际放在投资重中之重的位置,逻辑上不正正是早已将“股票当作细小的商业部分”作为基石了么。他正正是认同了股票背后是公司,才会那么看重购买公司时的安全边际。所以我们不必怀疑注重安全边际的人是不是忽略了第一层。
花都巴菲特
不能只取其一,优秀的企业和安全边际是两者缺一不可,都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单独说哪一个是精髓就是把两者隔开来看待
投资首先当然是选优秀企业,然后再去关注价格,等到有安全边际时候介入,至于安全边际的大小根据基本面的优秀程度给以不同标准,非周期有经济护城河高速成长确定的企业可以用合理价格买入,有不确定性弱周期性的优秀企业要给以相对大一点的安全边际买入
但是现在国内的风潮却是只关注优秀非周期企业,但忽略安全边际,如果把眼光放长远,高估很多的价格买入优秀成长企业收益也不一定高,甚至亏损,苏宁 茅台 白药微软 可乐只是无数企业中的几个,2000年买入可乐 微软的现在还在亏损,高成长不是必然的,透支了未来数年的成长后等待的很可能只是戴维斯双杀
只关注安全边际而不把优秀企业基本面作为第一关的过滤器,会买到烟屁股,同样不妥
优秀企业,不确定性,价格和安全边际,这里面需要做个性价比,芒格说过,如果投资就是买入最优秀的企业就完事,那么投资就谈简单了。
芒格说道,巴菲特的优秀特质之一是使用决策树来分析值不值得投资,也就是数学期望值,如赌马一样,不是那匹马获胜概率高就值得投资那批马,而是寻找赔率出错的那一场下注,如果一匹马胜率是50:50,赔率1:3,那要比买一匹胜率80%,赔率1:0.5的好多了
会到A股,为了消费医药的确定性成长性支付太高价格不值得,如果是前期合理价格买入的另算,但如此高估的同时,出现有相对不确定性的优秀银行地产企业非常低估值,此时赔率告诉应该选择后者
其实优秀的招行万科保利成长性同样非常高,只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这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继续优秀成长,最多是速度可能会相对放慢,但也不会慢到哪里,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但如果市场的担心只是反应过度了呢?
过几年回头看,会很有意思
自由之路
如果过分强调安全边际并把安全边际作为第一要素,那么过往的一些优质公司,苏宁、阿胶、白药、恒瑞等,你都永远没有进驻!
还是那句话,在高估声中他们几年不知不觉上涨了十倍。哪怕就算他们有一时的低估或者合理估值,那么当时的状态相对于其他的周期性股票来说,吸引力显然很小,当时显而易见在那个价位买进银行或者有色机械,会在未来一年有更大的收益!~
既然这样,市场永远都不给你安全边际从容进入,是不是我们就永远告别这些红的发紫的企业从而丧失长期的机会呢?
显然不是,真正的好企业可以相对忽略价格,方向只有一个:买进!~
哪怕在07年10月16号6124点买进阿胶白药恒瑞,到今天已经解套并赚的让人眼红了。
对企业的真实发展状况不了解而过分强调安全边际,是对巴老价值投资的误解,事实上巴老也在不断修正其投资思想
buffetmunger
安全边际的本意是指资产买入价格与(主观估计)资产内在价值应保持合理的价格空间。其本意是防守的、立足点是承认主观估值与实际价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以及对冲未来不确定性,是承认自己的不足的应对措施。当然客观上也产生了判断正确后利润率增大的效果。但是,如同巴菲特强调的投资的原则是两条:第一、不亏钱,第二、参照第一条。当然了,你对企业研究深入和透彻,对估值比较接近内在价值,也许你的安全边际要求未必那么高,但不代表安全边际是多余的。毕竟,收益=价值/价格-1
若只如初见
如果过分强调安全边际并把安全边际作为第一要素,那么过往的一些优质公司,苏宁、阿胶、白药、恒瑞等,你都永远没有进驻!
请这位仁兄回去看一看前几年的价格和当时的财务报表,除了白药没有给出比较好的入场机会,其他的都在近三年给了很好的介入时机,
张裕B,2008年四季度,对应PE在15倍左右,同时期的A股在20多一点,机会稍逊.
苏宁电器,2008年四季度,对应PE15倍左右,2010年五月,市场再次提供机会,对应PE在17.18左右.
东阿阿胶,2008年四季度,对应PE20倍左右
山西汾酒,2008年四季度,对应PE在16.17左右
贵州茅台,2008年四季度,对应PE在20到25之间
五粮液,2008年四季度,对应PE20多一点.2010年十月,对应PE25左右,机会稍逊.
由于都是消费股,为了反驳你所说的优秀的企业没有买入机会,只用最简单的指标说明了一下,两年中就有这么多次入场机会,巴老为了等一个优秀企业的买入机会可以等好几轮牛熊,我们等几年算什么,只要你做好功课,耐心等待,多等少做,机会总会有的.不要为自己没有耐心找借口,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
自由之路
是的,可以给你机会买进,可问题是那时候其他的行业股票,可能让具有吸引力,你真的会买进吗?
至于买价是不是最重要,这个是见仁见智的问题,07年10月买进拿到现在刚解套,可其他的周期性企业呢?可能还在半山腰绝望的望顶吧!~别拿个性反击共性。
虽然我没有恒瑞和白药张裕等,但这些股票未来仍然会有出彩的表现,虽然现在早已不便宜,走着瞧。
我八月中旬全仓卖出恒瑞和白药等,目前只持有中恒和科伦,但一点都不妨碍为恒瑞白药张裕等做见证。
再说了,你如果仅仅考虑买进价格,那么你怎么就能知道市场一定会很快给你机会呢?等三年时间的成本早已扫荡你的低估时买进优势,记住:优质企业最强大的力量在于时间累积。
现在看,不妨说有两个安全边界!一个是概括格雷厄姆所的,因为那个时代基本上是固定资产投资(如铁路,矿产等).静态的
另一个是现在所概括的,注重成长股投资.动态的.
问题的关键是你所投资的标的如何,若是属于强周期类,格雷厄姆所概括的安全边界是根本!
你所投资的是弱周期的成长企业,那没你所得到的绝大部分收益是靠成长换来的.例如你用5毛的价格买内在价值1元的股票,价格恢复合理.你所得到的不过是一倍的收入.那后边绝大部分利润与你无缘了!
弱周期的成长股的安全边界关键是靠成长保证的,是靠企业的自身质地来保证的!标的是关键!
所以对于弱周期的成长股来说,相对买价的安全边界可以适当放宽的,假如你持有白药五年,安全边界让你所获得的利润与你五年企业成长所获得的利润不可比!
安全边界可遇不可求,尤其是高成长的好企业!
长江川流不息
我觉得安全边际最重要,我们要小心把股票当成毕加索的画--艺术化,当然伟大的企业(伟大的行业+杰出的管理)在估值时可以适当放宽些,安全边际可以小些,但这不代表可以艺术化--凭想象。
梁兄,我在A股还没有发现伟大的企业,有很多伟大的行业的企业,如:茅台、阿胶、白药,但它们的管理实在难称为杰出,如茅台手握上百亿资金拿利息(唉!),虽然比乱投资多元化好一些,但这也是在一定程度毁灭价值,尤其在今年5-7月股价在125-130之间为什么不回购股票?(大股东倒是知道股价低股所以增持,而管理层就是大股东的代表难道不知吗?)。
又比如阿胶也是手握10几亿资金还买理财产品呢?难道阿胶的管理层认为股东们的理财水平都比他们低吗?当自身股价没被低估时多余的资金最好是分给股东!
上述两个企业都具有伟大企业的潜质,但还差点,可能是他们都是国资控股,潜意识里没有把股东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吧!
白药在应用多余资金方面比茅台和阿胶好些,但王董快速扩张的做法让我还是有点担心,有待时间考验!
还有一些具有杰出管理者的企业,如苏宁的张近东,万科的王石,福耀的曹德旺,新和成的胡柏蕃,可惜他们都处于一个收益不稳定的行业,他们必须每天都清醒,不能容许大的昏招,所以也难以成为伟大的企业。
所以,我认为在目前的A股还是要强调安全边际为第一!也就是确定性还不足于让人放心。请赐教!
呆二
优秀企业的安全边际其实来自于市场对其成长性估计不足,比如市场认为其再成长5年就差不多了,市场也不敢为未来支付太多,宁可等其成长相对确定后在提升其估值,而优秀的企业或许可能成长10年、20年,特别是具有垄断地位的日常消费品企业。
百年
现在很多投资者把巴菲特老先生所谓得“安全边际”认为成 P.E, P.B,PEG,这些得结合体,或者再给你加一个ROE和别的估值方法。 这不只是错,这是错得离谱。 投资真得不只是财务数据上得估值,而更多得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得判断。 就像现在有人还想着地产怎么样怎么样,我的确不太理解。 或许是对未来中国经济转型,怎么样转型,为什么政府提出转型还没搞清楚。 认为地产企业现在很便宜,我个人认为地产股现在还是偏贵,系统型上涨空间并不具备。 未来我个人还是看好,环保,服务,能源,和大消费。 这些企业现在无一不被现在得所谓得一些“价值投资者”认为高估。 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试着去动态看问题,而只是停留再静态。 想这看看静态得ROE,P.E, EPS就可以去价值投资了。 如果价值投资真那么简单。 首先
巴菲特先生会是世界上最出色得会计
其次,人人都能成为巴菲特了。
可惜,现实中,不是。 如果买进所谓你们认为得低估企业,只能说你们学到了巴老得书本知识。 但并不是它的最精髓:思维模式。
讨论:好企业与安全边际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