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市场决定平板电脑未来方向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平板电脑市场脱颖而出,如何跳出iPad主导的时尚消费电子产品的定位,是赢得平板电脑未来之争的重点。

  平板电脑随处可见

  平板电脑无疑是近两年最火的手持设备。过去一年,平板电脑市场规模增长速度高达300%。市场调研机构IDC称,2010年全球媒体平板电脑出货量1700万台,预计2011年出货量将达到4460万台。IDC认为,从电子产品的应用和销售趋势来看,平板电脑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呈爆发性增长。

  这其中,APPLE显然是该市场最耀眼的明星:2010年APPLE的iPad销量约1500万台,占整个平板电脑销量的80%。与些同时,越来越多有实力的竞争者正加快进入平板市场,三星、摩托罗拉、惠普、戴尔等在去年纷纷推出平板电脑,国内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市场进入者,比如联想、壹人壹本、万利达等等。

  平台方面,GOOGLE推出的更加开放的Andriod也开始发力,并蚕食苹果的iOS市场(2011年Q2平板电脑的出货中,装载Andriod平台的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30%)。

  中国作为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北美、欧洲并列为平板电脑三大重点市场,几乎所有的平板电脑厂商都把中国市场作为其实现快速增长和确立市场地位的重要棋子。在中国上海这座城市,无论你在人潮涌动的地铁,还是静坐休闲在星巴克,随处可见打开平板电脑使用的人。

  差异化才是出路

  但目前的平板电脑市场仍然还在iPad模式的主导之下,无论是产品外形还是功能,以及整个产品的定位,都存在明显的iPad痕迹。而如果只是靠价格战并不是竞争的有效手段,以iPad2为例,这款产品一改过去APPLE高溢价的传统做法,甚至推出了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对于各家厂商而言,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以独特定位示人,才是未来的竞争之道。

  我们看到,很多厂商先从平台入手寻求差异化竞争能力。Andriod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形成和iOS相对抗的阵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相对于iOS的封闭性,Andriod的开放性则契合了市场所需。但平台之争是少数人的竞争,虽然在苹果和GOOGLE两大巨头之处,也有微软的身影,但对于更多市场竞争者来说,主要还是在产品、价格、应用等等方面下功夫寻求突破。

  目前而言,产品仍处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阶段,很难形成独特的竞争池,而价格的竞争是把双刃剑,更多是基于产品品质去拉开价格层次,现在一个问题是,即使苹果这样的公司也在下调价格并切入中低端市场,比如iPad2的出场价甚至比同类竞争对手都低。这方面留给其他竞争对手的空间并不太多。

  再次是应用,这部分应该是值得关注的领域,而决定应用类别、数量以及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是定位。面对苹果的强势和高压,如何找到有别于iPad的细分市场,并把自己打造成蓝海市场的领先者,是一家平板电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且打出一片江山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

  商务市场是蓝海市场

  因为iPad的影响,目前的平板电脑主要都定位在娱乐方面,但实际上另一个大市场——商务市场的潜力远未被发掘出来。一方面和因定位导致的产品设计(比如与外接硬盘、键盘、鼠标的接口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和商业应用的产品缺乏大有关联。

  而这种错位导致了RIM的“失败”,RIM曾把商务市场作为主打,由于企业市场目前仍把PC和笔记本电脑作为主要应用,而RIM在面对商务人士的个人消费市场又未能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包括比如RIM的PlayBook必须首先无线接入黑莓手机才能够读取集团电子邮件,尤其是缺少足够的应用程序支持等等原因,RIM的平板电脑在企业市场上的销量一直差强人意。

  在中国,平板厂商壹人壹本另辟蹊径找到一条独特的突破口——定位于政务市场,从而获得快速的发展。壹人壹本主打政府公务人士和高端商务人士,并且因定位于礼品市场削弱了目标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从而在保证高利润率(甚至是和APPLE采取相同的高价策略)的同时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在中国,还有一家名为万利达的平板电脑品牌也因定位于商务市场而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并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11年中国平板电脑应用需求白皮书》中,万利达平板电脑ZpadT8以其在商务应用和产品性能方面的出色表现,被评为和苹果iPad一样的“2011综合竞争力推荐产品”。